1937年,松本米子正弯腰清洗碗筷,突然3个日军军官破门而入。为首的少佐用日语厉
1937年,松本米子正弯腰清洗碗筷,突然3个日军军官破门而入。为首的少佐用日语厉声道:"夫人,跟我们回东京吃正宗寿司吧!"米子擦干手上的水渍,直视对方冷笑道:"我早已习惯中国腐乳配稀饭,日料还是留给你们自己享用吧。"
少佐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向前逼近一步,威胁道:“松本小姐,你应该清楚自己的身份,跟我们回去是你最好的选择。” 米子毫不退缩,目光如炬:“我现在是苏夫人,中国,就是我的归属。”
最终,在米子的强硬态度下,日军军官只能悻悻离去。而这一幕,只是她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无数次坚守中的一次。
若要探寻这份坚定从何而来,时间得回溯到十多年前那个樱花纷飞的春天。
1926 年的仙台,东北帝国大学的校园里。在一场学术讲座上,数学才子苏步青正在台上侃侃而谈,讲述着深奥的几何公式。台下,松本米子抱着古筝,被台上那个专注而又充满智慧的身影吸引。
讲座结束后,米子鼓起勇气上前搭话,两人从数学聊到音乐,从日本文化谈到中国传统,越聊越投机,仿佛找到了灵魂的契合点。
然而,当米子将自己对苏步青的感情告知父亲松本教授时,却遭到了坚决反对。松本教授拍着桌子,满脸怒容:“米子,他只是个中国穷学生,在异国他乡,能给你什么未来?你跟着他,只会吃苦!”
米子红着眼眶,声音坚定:“父亲,他的几何公式比我的琴弦更懂永恒。我相信,我们在一起会幸福的。” 但父亲的态度没有丝毫动摇,将米子关在房间里,禁止她与苏步青见面。
为了能和苏步青在一起,米子抱着古筝在父亲书房外跪了整夜。
松本教授无奈地叹了口气,松了口:“罢了罢了,希望你不要后悔。”
1928 年,米子与苏步青在仙台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新婚之夜,米子将陪嫁的十二单和服小心翼翼地改成中式旗袍。
苏步青看着身着旗袍的妻子,眼中满是爱意:“米子,辛苦你了,为了我改变这么多。” 米子依偎在苏步青怀里,轻声笑道:“这是‘爱情的形状不变定理’,无论形式如何变,爱你的心永远不变。”
婚后,米子跟随苏步青来到中国。彼时的中国,时局动荡,生活条件艰苦,但米子从未抱怨过。她努力学习中文,融入当地生活,照顾苏步青的饮食起居,让他能安心投入到数学研究中。
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米子的身份也给她带来了诸多麻烦。
一个阴雨绵绵的傍晚,苏步青外出授课未归。几个日本特务撑着黑伞,踏着积水出现在米子家门口。他们毫不客气地闯入屋内,皮鞋在地板上留下泥泞的脚印。
为首的特务戴着金丝眼镜,看似文质彬彬,开口却是满含威胁:“松本小姐,如今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势如破竹,中国根本无力抵抗。你若识相,就跟我们回去,为帝国效力,也能免受这战乱之苦。”
米子缓缓说道:“您知道吗?我丈夫常说,数学公式里藏着世间最稳固的结构。如今中国虽处困境,但民心如磐石,岂是轻易能撼动的?您看这雨,再大也有停歇的时候,贵国的野心,又能持续多久呢?”
特务冷笑一声:“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你丈夫现在在做什么,我们可是一清二楚,要是出点什么意外……”
米子猛地站起身,将茶杯重重放在桌上,茶水溅出:“你们敢!你们要是敢动他一根毫毛,我立刻把你们在杭州的行踪公之于众。别忘了,这是中国的土地,你们真以为能肆意妄为?” 特务们被她的气势震慑,面面相觑,只好留下狠话离开。
又是一次深夜,米子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打开门,几个日本特务手持电筒,强光刺得她睁不开眼。特务们不由分说地闯入屋内,翻箱倒柜,将家中弄得一片狼藉。“松本米子,我们知道你藏着一些重要情报,快交出来!不然今天就别想好过!”
米子紧紧护着苏步青的数学资料,说着,两个特务上前抓住米子的胳膊,米子急中生智,突然大喊:“救火啊!有人纵火!”
附近的邻居被喊声惊动,纷纷亮起灯。特务们慌了神,米子趁机挣脱,将资料抱在怀里躲进厨房。
她拿起菜刀,刀刃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厉声喝道:“你们再敢上前一步,我就把这些资料全烧了!到时候你们回去也交不了差!” 特务们投鼠忌器,僵持片刻后,直到天快亮时,才骂骂咧咧地离开。
特务见威胁不成,便改变策略,拿出一封家书:“你父亲病重,他希望你能回去见他最后一面。只要你跟我们走,一切都好说。”
米子看着家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她还是摇了摇头:“我不能抛下我的丈夫,抛下中国。请转告父亲,我对不起他。”
时光流转,战争结束后,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苏步青在数学领域不断钻研,为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米子始终默默陪伴在他身边,为他操持家务,照顾孩子,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直到多年后,苏步青体谅妻子对家乡和父亲的思念,决定陪她重回日本。
当米子再次踏上日本的土地,看着熟悉又陌生的街道,泪水夺眶而出。她来到父亲的墓前,献上鲜花,哽咽着说:“父亲,女儿回来看您了。这么多年,女儿没有一天不想念您。对不起,我选择了爱情,选择了中国,但我对您的爱从未改变。” 苏步青站在一旁,紧紧握住米子的手,给予她力量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