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哪类产业链迎来密集政策支持!核心龙头有望强势爆发?近期上交所与10家商

晋云评娱乐 2025-05-03 11:54:35

重磅利好!哪类产业链迎来密集政策支持!核心龙头有望强势爆发?

近期上交所与10家商业航天进行企业座谈会,反映交易所全力支持商业航天发展。

4月30日,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规定》提出,支持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技术研究、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探索技术融合新应用新业态,构建系统完备的产业体系。鼓励通过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提高我国网络覆盖水平,促进其在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野外作业和搜寻救援等领域应用,支持相关数据依法开发利用,鼓励平等互利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4月24日,《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对商业火箭、卫星及通信终端等领域的全链条支持政策。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表示力争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4月18日,上海垣信最新公开两个中标/中标候选人文件,千帆星座正向地面设备环节深化。综合核心企业的业绩、订单变化,以及产业端政策和向下游深化程度,显示出卫星互联网行业正在进入景气上行拐点。

商业卫星通信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

在全球科技与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卫星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2024年,北斗系统产值达到5600亿元,同比增长5.12%,这一数据有力地彰显了其作为新型基础设施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斗产业链发展有望更上一层楼,实现进一步的突破与拓展。

当前,关税风暴席卷全球,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自主可控需求被空前强化。在此背景下,北斗行业所在的军民融合市场空间得以全面打开,产业发展正从强预期逐步迈向强现实阶段,机会逐渐显现。卫星产业全产业链在政策推动、阶段升级与商业化需求释放的三重合力作用下,极有可能迎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发展机遇,实现深度受益。

从商业化需求释放角度而言,卫星产业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民用领域,2023年支持北斗三号短报文功能的国产智能手机销量为数百万部,支持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69亿部,潜在市场达十亿部级别。

部分国产新能源汽车具备北斗定位或短报文通信功能,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已覆盖全国超100座城市的普通道路。在低空经济领域,北斗系统有望为飞行器提供关键导航定位能力并助力空管系统建设;在自动驾驶领域,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对车道级别的高精度定位能力需求增加,且逐渐成为高端车型标配;在农机领域,国内农机自动驾驶市场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渗透率低但潜力巨大。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梳理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主要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四大环节,以下是具体梳理。

卫星制造

主要包括卫星平台和卫星载荷。卫星平台包含结构系统、供电系统、推进系统、遥感测控系统、姿轨控制系统等,为卫星提供基本的支撑和运行保障;卫星载荷则负责实现卫星的特定功能,如通信载荷、遥感载荷、导航载荷等,是卫星完成任务的关键部分。

卫星发射

包括火箭制造和发射服务。火箭制造需要掌握先进的航天动力技术、结构设计技术等,以确保火箭能够将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服务则涉及发射场的选择、发射窗口的确定、发射流程的组织等一系列工作。

地面设备

固定地面站:用于与卫星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接收和处理,是卫星互联网与地面通信网络连接的重要枢纽。

移动式地面站: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可根据需要灵活部署,适用于应急通信、军事应用等场景。

用户终端:包括卫星电话、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卫星通信终端等,是用户接入卫星互联网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直连卫星等新型终端也在不断涌现。

卫星运营及服务

卫星移动通信服务:为用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语音、数据通信服务,弥补地面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不足。

宽带广播服务:通过卫星向用户传输广播电视节目、宽带数据等内容,实现大面积的信息传播。

卫星固定服务:主要为固定地点的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如企业、政府机构等的专用通信网络。此外,还有卫星遥感监测服务、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等,

0 阅读:54
晋云评娱乐

晋云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