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张红超去广告店做招牌,结果店员粗心,把“密”字写成了“蜜”,老板说:“你拿走吧,我给你优惠200元。”为了省下这200元,张红超只好忍痛收下被打错的招牌。 1999年,一个不起眼的广告店失误,差点让张红超的创业梦摔个大跟头。他要的招牌是“蜜雪冰城”,结果店员手一抖,写成了“密雪冰城”。老板一看,赶紧说:“拿走吧,给你优惠200元。”张红超盯着这块错字招牌,心里估计翻江倒海——重做要多掏钱,拿走能省200元。这抉择看似小事,却成了蜜雪冰城日后逆袭的起点。究竟咋回事?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张红超,河南郑州人,90年代末那会儿还是个普通年轻人,没啥背景,没啥钱,就想干点小买卖。他琢磨着开个冰激凌和茶饮店,名字定好了,叫“蜜雪冰城”,听着甜甜的,有点诗意。1999年,他跑去广告店做招牌,满心期待想把店弄得像模像样。结果呢,店员粗心大意,把“蜜”写成了“密”。这俩字差一横,意思可差远了——一个是甜蜜的“蜜”,一个是密不透风的“密”,听着就怪别扭。 老板一看这乌龙,也挺尴尬,直接甩出一句:“这样吧,你拿走,我给你优惠200元。”200元在那时候可不是小数目,能买不少东西。张红超估计心里算了笔账:重做得再花钱,拿走还能省点本儿。他一咬牙,忍了,就这么收下了这块错字招牌。谁能想到,这块打折的“密雪冰城”招牌,竟是他创业路上第一个“弯道超车”的契机。 这事儿搁现在看,挺接地气,也挺有意思。一个错字招牌,愣是没挡住张红超的路,反而让他省了点启动资金。那会儿他也没啥大梦想,就是想把店开起来,赚点小钱糊口。可创业哪有那么顺?蜜雪冰城刚起步时,压根儿不是啥大品牌,就是街边小店,卖点冰激凌和茶水,生意也就那么回事。张红超也没啥经营秘诀,就是老实干,慢慢攒口碑。 后来,这块错字招牌的事儿传开了,有人觉得好笑,有人觉得这老板挺实在。毕竟,能为了省200元忍下这种糗事儿,也算有点魄力。蜜雪冰城这名字,虽然开头闹了个笑话,但慢慢地还真在郑州站住了脚。2000年后,张红超开始琢磨怎么把生意做大。他没啥高深套路,就是靠便宜好吃,把东西卖得实惠。冰激凌几块钱一杯,茶饮也贵不到哪儿去,学生和打工人都爱来光顾。 当然,创业不是光靠省钱就能成的。张红超这路走得也不轻松。早期门店老被拆迁,生意刚有点起色就得挪窝,资金链也紧得要命。他不是啥天才,就是硬扛着过来的。那块错字招牌,说白了也就是个插曲,没啥玄乎的成功学,就是个普通人抠门抠出来的笑话。可这笑话背后,是他一步步试错、熬出来的真本事。 蜜雪冰城能火起来,核心还是产品和定价。冰激凌甜筒几块钱,奶茶不贵,味道还过得去,谁不喜欢?张红超也没搞啥花里胡哨的营销,就是把东西卖便宜点,把店开多点。这种打法听着简单,但干起来得有狠劲儿。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老板,就是个普通创业者,靠着接地气的路子,把蜜雪冰城从街边小摊变成了全国连锁。 说到那块错字招牌,其实也没啥特别魔力,就是个意外。张红超接受它,不是因为他多有远见,而是因为他实在——200元能省就省呗,创业初期谁不抠?但这事儿确实给蜜雪冰城添了点故事味儿。有人说,这错字招牌是品牌崛起的“吉祥物”,听着挺逗,但也就是个玩笑话。真正的关键,还是张红超后来的坚持和眼光。 这故事听着挺土,却也挺真实。创业哪有那么多高大上的开局?张红超不是啥传奇人物,就是个普通人,赶上了好时候,抓住了机会。那块错字招牌,不过是他创业路上一个小小的缩影——有点糗,有点无奈,但也挺有意思。蜜雪冰城能走到今天,不是靠一个错字,而是靠实打实的努力和接地气的策略。 从1999年的错字招牌到如今的茶饮帝国,张红超用一个“密”换来的200元优惠,愣是走出了一条硬核创业路。这故事听着好笑,却也让人感慨:一个小决定,咋就成了蜜雪冰城崛起的彩蛋呢?你觉得这错字招牌是运气,还是张红超的精明?别憋着,快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咱们一块儿聊聊这段接地气的传奇!
1999年,“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张红超去广告店做招牌,结果店员粗心,把“密”字写
成双影夜色
2025-05-03 13:35:49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