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的苍蝇”为什么总是那么多? 刚才刷视频,内容是临沂一景区有一个项目“跟着团长打县城”。男女老少,大人小孩,成百上千的游客,随着“团长”一声令下,一齐冲出“战壕”攻打县城,那场面:红旗漫卷,杀声震天,人山人海,惊心动魄……可翻到评论区,冒出来一条:我就想问,这有啥教育意义? 看到这种带着质疑的评论,犹如正品尝着蛮好的一盘菜,突然吃出个苍蝇。而且这种情况,不止一次碰到过。比如:经常刷到三军仪仗队的视频,华夏儿女的正步震撼世界,彰显国威,评论区里总有人冷言冷语,问: “能打胜仗吗?” 在敦煌莫高窟直播间,讲解员带大家领略千年壁画魅力,有人却喊 “门票贵,不如去游乐场”。 故宫博物院陈列着华夏数千年文明的珍贵文物,竟被某些人嫌弃: “不当吃不当喝,不出卖了这些老古董扶贫!”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不合时宜”?绝非 “杠精体质” 能解释清楚的,本质是认知匮乏、精神荒芜的体现。他们用功利狭隘的思维,把一切精神价值都简单粗暴地换算成 “有用” 或 “无用”,无法理解景区项目对集体记忆的传承、阅兵仪式背后的军魂凝聚,更感受不到文物承载的文明重量。 这些刺耳声音,在时代浪潮中不过是泡沫。真正灵魂丰盈的人,能体会到那些 “无用之美” 带来的震撼。习惯冷嘲热讽的人,永远不懂红旗漫卷时的自豪,以及面对千年壁画时与古人对话的悸动。精神贫瘠如他们,根本无法丈量文明的深厚底蕴。
“评论区的苍蝇”为什么总是那么多? 刚才刷视频,内容是临沂一景区有一个项目“跟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5-03 14:07: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