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苏联撤走了在中国的所有专家。大家都担心中国的核武器研究不会中断。临行前,苏联专家说:“其实,你们有王,即使没有我们。”
当时我国的核武器研究正到了要紧关头,因为一些政治分歧,苏联一下子撤走所有的专家,中苏关系陷入僵局,大家都非常担忧。
因为这个关头缺少专家很可能会影响研发的进程,这批苏联专家在撤退的时候,有个专家跟我国的科研人员关系很好,他悄悄给我国的人员表示:“别忘了,你们有王淦昌这个人才。”
这句话仿佛打通了我国的任督二脉,国家紧急召唤远在国外进修的王淦昌回国参与核武器的研究,当时王淦昌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学习了非常多先进的物理知识,他天资聪慧,在国外科研界也小有名气,留学期间就有不少科研机构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不少在国外留学的中国人都选择在国外发展,因为待遇和福利都非常丰厚,但王淦昌得知国家需要自己,他决然放弃国外的一切马上回国。
在核武器研究前期,我国是非常依赖苏联的专家,他们也认为撤退了所有专家之后我国就会陷入僵局,但他们低估了我国自强不息的实力,王淦昌回国之后,再次把核武器的研究带上轨道。
研究核武器是一件绝对机密的事情,在王淦昌回国之后,国家就明确跟他说清楚,如果要参与核武器研究,那就代表着他要在世人面前彻底销声匿迹。
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何况当时已经在物理界有着一定名气的王淦昌,如果他不参与核武器研究,他在物理科研界肯定能够占领一席之位。
王淦昌没有犹豫,他当场表示:“别说让我彻底消失,哪怕是让我为了国家去死,我也义不容辞。”
听了王淦昌这番话,我国科研人员都非常敬佩,但随即他们再跟王淦昌说明:“这个消失不止是对于世人,对你的至亲也是一样,在核武器没有成功之前,你都不能跟家人联系,以免泄露信息。”
说到家人的时候,王淦昌确实是有一些迟疑,但他很快就答应了,就这样,王淦昌在世人面前彻底消失了将近17年,这17年他没有丝毫的怨言,就这样默默带领着科研团队去研发核武器,他们研发的地方在大西北,环境非常恶劣。
但在王淦昌的带领下,整个团队都感觉充满了力量,因为他们清楚王淦昌是有能力有魄力的,他们的努力绝对是有意义的。
在王淦昌这些科学家的不眠不休的努力下,我国终于凭着自己的能力研发出第一颗原子弹,不止如此,我国还接着研制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人造氢弹。
看到这些科研成果一项项甩出来的时候,全国人民都激动了,这些科研团队激动的心情都化为无声的眼泪,我们用实力去告诉世界,哪怕没有任何国家的支持,我们国家靠自己一样能行!
这时候王淦昌的心情非常复杂,他擦着眼泪,此时此刻他多么想跟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心情,告诉他们这些研究他都有参与。
但是他不能,他甚至连自己的真名都不能用,在研究核武器期间,为了绝对保密,他一直都是用花名“王京”。
王淦昌没有告诉亲人半点自己的消息,消失了17年直到研发结束,1978他才恢复身份回到家中,他本来以为自己消失那么久,早已经妻离子散了,他也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但他回到家的时候,发现那条旧钥匙居然还能打开家门。
妻子还是如常在家做着饭,看到王淦昌回来了,妻子吴月琴的眼眶都湿润了,但她没有多问任何话只是笑着招呼王淦昌说到:“你可回来了,赶紧洗洗手吃饭吧。”
王淦昌看到家里的环境还是跟他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只是妻子都老了许多,脸上都多了不少鱼尾纹,王淦昌没办法解释太多的事情,但吴月琴清楚自己丈夫的人品和能力,她知道他无声无息消失,肯定是有重要的原因,她能够做到的就是无言的支持。
本来王淦昌还能继续为国家发挥余热继续做贡献,但他一次独自出门,被自行车撞倒在地,当时那个人不顾王淦昌的死活扬长而去,留着王淦昌在地上躺了很久才被路人发现送去医院。
当时已经90岁高龄的王淦昌被撞之后就瘫痪了,他变得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妻子的照顾,后来他的妻子因为意外去世,对于王淦昌是致命打击,在1998年12月10日,被病痛折磨了一年的王淦昌遗憾离世。
在当时那个年代,像王淦昌这样不求回报隐姓埋名的伟人真的很多,不少直到去世我们都不知道他们做过的一切,虽然王淦昌去世了很久,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