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山西数十年的军阀阎锡山,曾经门客无数,晚年却无人问津,甚至死后没有子女吊祭。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5-05 09:45:26

雄踞山西数十年的军阀阎锡山,曾经门客无数,晚年却无人问津,甚至死后没有子女吊祭。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一代枭雄如此落寞?

在抗日战争末期,共产党军队取得了巨大优势,发起太原战争巩固新近取得的战略成果。

在战争取得巨大优势后,我党军队照例先礼后兵,向盘踞于山西的军阀阎锡山提出和平倡议。

本以为国民党军队已经兵败如山倒,阎锡山不会负隅顽抗,不料阎锡山在下属前拿出了毒药和棺材,以表示与太原共生死。。

就在其部下下定决心,决定要与共产党军队决一死战时,却发现这“阎老西”早已逃亡去了南京,连他最心爱的堂妹都没告知,算计了一辈子的阎锡山,在最后摆了自己下属一套,这也·是他威信第一次崩塌。

果然,不久后的4月24日,阎锡山就在上海收到了太原解放的消息,共产党军队势如破竹,即将向南京攻打而来。

而此时,国民党内仍在内斗,李宗仁和蒋介石彼此争斗不休,而他初来乍到,只能在两人间扮演和事佬。

面对强大的共产党军队,阎锡山明白,此刻他必须站队,才能搏一片未来。

相两相权衡下,他选择了蒋介石。在蒋介石政权崩塌时,阎锡山也跟着一起去了台湾。

但蒋介石是一个狐疑的人,他并不信任这个“山西王”,便派了陈立夫监视他。

再去往台湾的过程中,飞机遇上了寒流,两侧机翼都结了冰,为了能顺利通过寒流,必须减轻飞机重量。这时飞行员提到了阎锡山的那几十箱带上飞机的金条,希望阎锡山能扔点下飞机,减轻重量。

阎锡山自然不肯,这可是他的救命钱,以后能否在台湾建立势力,就靠这笔钱。

陈立夫对此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好声相劝。阎锡山便说:“金条不能扔,但人可以!”

说着便指了几个人命令他们留下。此时飞机上虽然没有别人,但有蒋介石的间谍陈立夫,到了台湾后,他将这件事如实相告,阎锡山的威信再次崩塌,同时也被蒋介石抓住了辫子。

到了台湾后,不安分的阎锡山不习惯仰人鼻息的生活。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阎锡山还是到处发表讲话,痛斥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意图收获一批门客。

阎锡山的讲话,无不刺到了蒋介石的软肋,对于阎锡山的所作所为,蒋介石不得不将他换掉,以巩固自己的威信。

阎锡山当然不同意,想要和蒋介石对抗。蒋介石便将阎锡山背信弃义之事公之于众,阎锡山刚立起来的形象分崩离析。

为了避免政局纷扰,阎锡山决定隐居阳明山,去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然而阳明山虽然听着好听,但却是连水电都没通的荒野。为了向蒋介石表明决心,晚年的阎锡山以“种能”为名,种植了许多柑橘和松树,。

果然,归隐后的阎锡山渐渐被世界忘记。

为了不让家人受到影响,他把儿子送到美国,把亲戚送到日本,这次分别,使得他的儿子到死都没能再见到父亲一眼。送走了儿子亲戚,他却对自己只字不提,他知道自己一旦被老蒋裹挟到了台湾的,再想要出去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病逝,入殓之时,蒋介石亲往致祭,连带各官员共计1500人。人山人海,却没有一个亲人。

他死后,为他守墓的是一个老部属,老人曾热泪盈眶地对来访者诉说,“不孝之子啊,从来不回来看看,快40年连个信都没有。”

0 阅读:61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