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焦虑又怎样?不怕,就对了!
畅畅谈育儿
2025-05-05 15:56:28
今天打开朋友圈看到大家都在刷小破站的五四短片《消失的青年》“面对焦虑,我们依然有选择”,其中揭开的互联网流量烘托出的育儿焦虑,让身为育儿博主的我深有共鸣。
.
不知何时起,互联网成了育儿焦虑的放大器。手机一开,海量信息涌来:“奶嘴戒不掉,长大会暴躁、睁着眼睛睡觉时多动症前兆、不是娃太普是你没G对、全班只有你家孩子没报小托福、别家孩子三岁双语精通,自家娃吐字还不利索”;为博流量,“贩卖焦虑” 内容泛滥,仿佛不照做,孩子就输在起跑线,未来无光。
.
关于焦虑的话题,留颜区尽是妈妈们的恐惧、自责与求助。我突然意识到,困扰大家的或许并非焦虑本身,而是对焦虑的恐惧。
.
我们身处这个 “焦虑” 时代,焦虑成了这代父母的底色,但这并非我们的错。我们虽然无法抗拒焦虑的存在,却可以学会如何去面对。
.
人生规律往往是,接纳什么,什么就消失;反对什么,什么就持续存在。
.
所以,面对焦虑,与其恐惧抵抗,不如接纳并与之共处.
1️⃣觉察并接纳焦虑
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它驱使着浑然不觉地控制、打骂孩子。有个简单识别焦虑的方法:是否活在当下,就事论事,不脑补未知灾难。比如孩子今天不吃饭,就解决当下问题,别上升到孩子不爱吃饭,进而脑补长不高、营养不达标等。每次与孩子冲突,都是觉察的契机,记录并分析,是孩子行为不当,还是自己焦虑导致期望过高。
.
2️⃣保持初心
我们爱孩子,盼他们幸福,可功成名就未必幸福,拥有幸福能力才一定能幸福。内核强大、情绪稳定、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孩子,即便未功成名就,也会幸福,幸福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想清这个问题,就不会因孩子一时的成绩和表现而焦虑了。要常叩问自己:对孩子真正的期望是什么?
.
3️⃣少用脑子多用心
育儿用心比用脑重要。用脑多是权衡利弊与比较,易忽略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感受需求。用心,才能尊重孩子,体会其感受,建立联结。每个孩子du一无二,有自己成长节奏与兴趣爱好。与其被网络标准裹挟,不如静心观察孩子特点。也许他不是数学天才,却有绘画天赋;也许不善言辞,却内心细腻敏感。用心发现与陪伴,孩子自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
在信息爆炸时代,育儿焦虑或许难消除,但我们能选择不被焦虑左右,让孩子在爱中自由快乐地成长。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