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真叫忙!我刚送走82岁“东太后”婆婆,立马探望77岁“西王母”老娘!
“老妈,5月3号,刚把我婆婆送走,5月4号(明天),我们回娘家!”我电话说。
“看我干啥?我挺好的,能吃能喝,明达累坏了,你俩好好歇歇吧!”我妈“慈爱”地说。
“好不容易,五一放假,我们怎么能不回去呢?有一个月没见面了!”我坚持说。
“不用回,不用回,我刚骑着三马车,从镇上回来,买了肉,买了蛋,啥也不缺……”我妈说道。
“那我们真不回去了?您可别后悔呀!老公,你说回不回?”我给丈夫挤眼睛。
“妈,您心里想的,跟嘴里说的,就不是一码事!您说吧,真不让我们回?”丈夫插话。
“啊……我不是怕你们累吗?你西邻居胖婶,人家闺女每周都回娘家,提着大包小包的,可有一样,人家离得近!”我妈立刻改口。
“那啥……你们来就来吧,啥也不用买,真的啥也不用买,看看我就得了……”我妈反复强调!
晕,我就知道,我妈的话,必须反着听!
一,
5月4号,最后一天春尾巴!
大清早,丈夫就进入战斗状态,把我们家那辆小破车擦得能照出人影。
我啃着面包,含糊不清地说:“呜呜——你这个懒蛋,怎么变勤快了?”
话说我家那辆小白车,因为老房没买车位,平时都放在老校区,大路旁是高大的梧桐树——
鸟啊雀呀,在树上叽叽喳喳,“吧唧”一下,投下“高空炸弹”!“扑棱”一下飞走,一边飞,还不忘拉粑粑。
于是乎,丈夫的“亲亲小白”,早就面目全非了,不是粑粑就是土,看起来真是惨不忍睹……
车就是丈夫的小情人,他可是爱车如命呀!
然而,4月份,82岁的“海默症”婆婆,在我家养老,时不时闹出点幺蛾子,令人精神高度紧张。
丈夫哪里还顾得上擦车呀?
这一次,他严肃地说:“咱是去见‘西太后’老佛爷!车那么脏,多给咱妈丢脸呀!”
我心里暗笑:好吧,就算你是为了我妈,不是心疼你的车!
看破不说破,夫妻接着过。
“老婆,你让我买水果,我买了草莓、桑葚、芒果、西瓜……咱妈会喜欢不?”丈夫讨好地说。
嘿嘿,经过给婆婆养老,丈夫终于知道,我这样的好儿媳,打着灯笼都难找!
“喜欢!咱妈就爱吃水果,只要是水果就好,”我笑容灿烂。
其实,草莓、桑葚,这些稀罕水果,颠簸一路,还不变成草莓酱和桑葚酱啊?
算了,绝不能打击丈夫的积极性!
除了水果,后备箱里还塞满了"贡品"——
稻香村的点心,纯奶、酸奶,堆成了金字塔,烧鸡、烤鸭、驴肠、酱肘散发着醇厚的香气……
老公擦了把汗:“咱妈又该说咱乱花钱了吧?”
我数了数:“放心,按老规矩,老太太该说还会说,心里却乐开了花儿。”
说走就走, Let's go!
没到高速口,车就像蜗牛一样,走不动了,车水马龙,连成一串,很显然,堵车了!
一辆小黑车,“嗖”一下横穿过去,插到了我们前面。 “嘎吱”一下,丈夫来个急刹车!
“他母亲的,乱窜什么?急着投胎啊?”丈夫气得大骂。
“淡定淡定,好不容易过个节,安全第一,”我赶紧安抚。
终于,我们驶过高速口,车距渐渐拉开,小车像一只白色的大鸟飞驰起来。
二,
放眼望去,野花已经开遍了田埂路旁,红的、紫的、白的,粉的,杂在草丛里,像星星一样眨呀眨。
蒲公英的绒球鼓胀起来了,只等一阵风来,白色的小伞,就会飞往四面八方。
5月的阳光已颇有威力,照得人脸上发烫,风里夹着槐花的甜香,还有新翻泥土的芬芳。
我长舒一口气,妈呀,终于有点过节的气息了!
车子转过一个弯,小村庄的轮廓跳入眼帘。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并没有我妈的身影。
一切都那么亲切,一切都那么熟悉,我老妈一个人在乡下,过得到底咋样啊?
我和我老妈,一见面就掐,不见面就牵挂……母女之间,既是至亲,又是冤家,五味杂陈啊!
车开到大门口,我打开后备箱,一样一样往外搬东西——
忽然,我妈晃着满头白发,笑眯眯出现了,看着小山一样的东西,乐得见牙不见眼……
“我都说过了,我啥也不缺!啥也不用买,你们就是不听!”我妈故意大声说道。
“明月回来了呀?还是闺女跟娘亲!秋嫂子,你真有福气!”西边胖婶探出了头。
“明月回来了啊!过五一,在家住两天呗,多陪陪你妈。”北边二大娘也冒了出来。
“她婆婆刚送走,他们累着呢,我不让他们来,他们非要回来!”我妈咧着嘴说。
“这是闺女惦记着你呢!我滴个天,闺女给你买了这么多东西,你慢慢吃吧!”二大娘眼里冒光。
二大娘只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也没有,儿子虽然没有亏待她,到底没有女儿细心!
“来来来,这是闺女买的炒栗子,大家都尝一尝,”我妈慷慨地抓了“一小把”。
“不要不要”,胖婶和二大娘推辞,“尝尝吧,这个迁西板栗,又面又甜的!”我妈很热情。
俩人收下了,边吃边说话,我和丈夫忙着往院里搬东西!
我妈炫耀完了,才雄赳赳气昂昂回家……
哈哈,老太太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