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八九十年代山火特别多?我们村是1982年冬分的田,记忆最深刻的是我们正在丈量土地,看到周围的山都起火了,大家不但不去救火,反而心里觉得高兴,心里想着火烧过后有火烧柴砍了,不用背个乱砍乱伐的罪名。生产队时对林木管理严,只允许砍树枝、小杂树和野草做柴。小时候,我就跟母亲上山砍过松树枝做柴,看到母亲很快便爬上树了,先从上面开始砍,砍完一棵如果相邻的树靠得近,她便直接从树上过到第二棵了。作为一个男人,长大了我也没有这个胆量从一棵树跨到另一棵树。生产队有规定,砍松树枝只能砍下部的枝,顶上要留一部分让它进行光合作用。生产队时私人建房的木料需要队长批准。小时候看到水塘里泡着一堆堆剥去树皮的松树,大人说水浸万年松,用水泡过的松树不容易腐烂。我有个弟弟几岁大时在水塘玩水,跳到放在水塘的木料堆上,被水泡过的松木非常滑,人直朴腾就是爬不起来,幸亏被路过的大叔祖发现了,才救了我弟上来。 山火都是有人故意放的,这要是在集体时代很少发生山火的,即使有大家也会去救。这次和过去不一样,大家都不去救火,甚至看到那座山没着火,还去放一把。我们村有座附近最高的大山,就是藤县陶瓷厂开采原料那座山。山上到处是两人合抱粗的古松树,这次也被火烧光了。我和刚结婚的妻子爬上山顶砍火烧柴,看到周围的山都烧过了,有的还正在冒烟。当时我还以为只是我们县附近是这个情况,没想到,我搭班车去梧州市时看到公路两边的山都是光秃秃的,偶尔才能看到一片绿色。到了梧州市才发现,梧州市只有白云山、北山公园和江对面的允升塔的山没被烧过的痕迹。1990年,我第一次搭班车去广州市,从梧州市到德庆这段路,看到公路两边的山头也是光秃秃的,有的刚长出草和小松树,没有大的树木。直到进入德庆县交界处才看到有原始森林没有被烧过。90年代去过玉林,看到公路沿线有的山头没有大树,有的地方有。 这个山火持续了相当长时间,总是间隔两年左右,当山上树木长高一点的时候,又着火了。大约到了2000年后山火才少了,偶尔也看到过。2003年冬,我回老家的村上帮村民搞公共电视接收设备,在山上架设接收天线的时候,看到周围起山火了,便问村民,这是谁放的火?村民说,肯定是卖木头的人干的,他们申请不到砍伐指标,就故意放火,林管站有规定,火烧过的林木就给砍伐指标。我架设天线那座山第三年还是逃不过被烧的命运,从山上往下架设的信号线也被烧坏了,我只好买了新线换掉。分田前,我们村周国的山都有两人合抱粗的松树,我家的后背山也有许多。分田后,没出几年都砍光了,只剩下村中间的神社有几棵古树还在。主要是锯成板偷运出去卖来赚钱。那时村上有手扶拖拉机的大都搞贩板贩木生意,没有一个不发财的。乡林业站在各路口都设有木材检查站,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在检查人员眼皮子底下把板木偷运出去的。山上长树持久是到了种速生桉以后才看到的,自从种速生桉以后,山火变得少了。即使有,也是为了栽速生桉才烧的。后来,我想明白了,刚分田的山火是为了烧柴而点的,后来的山火是为了伐木指标而点的。故意点火具有隐蔽性,公安部门很难查到是谁放火的。不像烧地边草扫墓可以查到起火点,查到是谁烧的。 我们家的山林分在好几个地方,分田后没有打理过,就是任它自生自灭。光从经济效益来看,树木没有给我家带来什么经济效益。倒是政府修高速公路征用了一部分,得了几万元补偿费。
为什么八九十年代山火特别多?我们村是1982年冬分的田,记忆最深刻的是我们正在丈
修正好说事儿
2025-05-06 04:40:46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