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的巴基斯坦留学生 最近在校园论坛上的一番言论:
引起国内学生的强烈不满和愤怒!食堂里的吐槽声撕开了现实的荒诞——国内学生熬秃了头拼3.8的绩点,留学生却能以低0.6的门槛拿奖学金。
咱们对着限电的吹风机叹气,人家宿舍的小厨房正飘着油烟香。这哪是文化交流?分明是把“国际化”变成了特权通 行证!
总有人拿“包容”当挡箭牌,却忘了包容该是平等相待的底气,不是双标操作的遮羞布。教育公平不该是选择题,更不该让本土学生用“韭菜”自嘲来消化落差。
当宿管对油烟绕道走,当绩点线为外人降下来,输掉的何止是学生的信任?是用制度公平堆砌的教育尊严。
我们不反对多元文化碰撞,却拒绝把“特殊照顾”当国际范。真正的国际化,该是课堂上思想的平等交锋,不是生活里明码标价的差别对待。
这场关于“双标”的讨论,不该止于校园论 坛的口水战,而要让教育者想想:当本土学生在“双标阴影”里算分算公平,所谓的国际交流,是否早已偏离了初心?
用户16xxx88
江西理工负责人以家族血脉发誓,对国内学生和留学生一视同仁,绝对没有区别,否则家族血脉断绝!
麻麻说名字太长的话捉迷藏躲起来会被看到 回复 05-07 00:55
乐,还发誓[开怀大笑]。哈哈哈,誓言就是为了食言而存在的。爱发誓的人,最爱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