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周总理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吃饭,刚一块鸡肉,翻译说“处女鸡”,顿时场面

老阿七说史 2025-05-07 15:12:57

1972年,周总理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吃饭,刚一块鸡肉,翻译说“处女鸡”,顿时场面尴尬万分,不料,周总理灵机一动,尼克松竟哈哈大笑。 尼克松访华是一次破冰之旅,中美双方都十分重视,就在下飞机前的一刻钟里,尼克松还在紧张自己的穿着。 当时尼克松反复跟工作人员确认,周总理有没有穿大衣,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尼克松才放心地披上大衣走出飞机。 这样的小细节,体现了这是一次友好的平等之旅,周总理在机场迎接尼克松的风范,欢迎的热情和礼貌的自重,表现得恰到好处。 尼克松还没从梯子上走下来,就率先伸出手相握,周总理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从容走向去,也回应了友谊之手。 周恩来和尼克松历史性握手的这一幕,被拍下来传播到全世界,各方从照片中就能看出,中国欢迎美国来访,但是没有请求的低下的态度。 这次跨越山海和历史的访问,是两国在两国共同推动下进行的,中国和美国的友谊迈出了新的一步。 为了让尼克松感受到宾至如归,这趟访问之旅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的推敲和确认。握手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大有学问,一场圆满的晚宴就更费心了。 当时为了给尼克松准备一场难忘的欢迎晚宴,招待美国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到全国各地寻找美食。 中国的美食佳肴数不胜数,五湖四海的菜系应有尽有,可是美食太多也有美食太多的烦恼,要选出既能代表中国,又能适合尼克松口味的美食,工作人员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有个工作人员在寻访中途,顺便去看了老战友。老战友看到他忧心忡忡,询问怎么了也不能回答,因为为尼克松准备晚宴是需要保密的事情。 战友为了让朋友开怀,带着他去吃了清远有名的沙滩鸡,鸡肉鲜嫩,肉味唇齿留香,他吃完之后还念念不忘。 这么好吃的鸡肉,就是放到国宴上,也能拔得头筹,工作人员回去之后,就提议把清远鸡纳入菜单。 清远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皮脆骨嫩,在重要宴会上总有一席之地,清远鸡来招待尼克松,从文化和味道上都上上之选。 欢迎宴会当天,清远鸡作为当天的重头菜被端上桌,尼克松看到造型就食欲大动,不等翻译介绍就夹了一块清远鸡食用。 鸡肉的滑嫩和香味恰到好处,尼克松“惊为神鸡”,连忙问这是什么菜。 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中国的地方名菜,名字就叫清远鸡。尼克松赞叹连连,好奇地询问,为何中国的鸡肉这么好吃,到底是什么品种。 尼克松对这种地方特产的兴趣浓厚,他来访的时候,就带了自己家乡盛产的名贵红松树,送给中国作为礼物。 因为知道尼克松爱好,翻译对此早有准备,立马介绍了清远鸡的特别之处,这种鸡是在北江沙滩上放养的走地鸡,独特的气候和环境,还有自然的养殖方式,造就了美味的鸡肉。 可是说到一半的时候,翻译突然停住话头。原本热烈讨论鸡肉的氛围,突然冷淡了下来,宴席顿时尴尬了起来。 翻译有什么难言之隐呢?原来清远鸡还有一个关键的特色,那就是选用的鸡肉,都是没有生过蛋的雌鸡,只有这种状态的鸡肉,才能烹饪出最好吃的清远鸡。 要如何用英语来形容这种鸡,翻译一时语塞,最能解释的英语,翻译过来就是“处女鸡”的意思,这个词翻译没法在宴会场合说出口。 翻译满脸通红,低声向周总理求助,周总理听过之后,点点头安抚翻译不要着急。 周总理带着轻松诙谐的微笑,告诉尼克松,这只清远鸡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尼克松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 “这是清远一只公鸡的未婚妻,千里迢迢坐飞机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欢迎尼克松总统。” 简单幽默的一句话,既说明了清远鸡的来历,又表达了对尼克松的欢迎。 尼克松听到后,果然放声大笑,宴会上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众人都被周总理的灵机一动给逗笑了,这顿饭宾主尽欢,尼克松访华在轻松愉快中开展。 参考资料:清远鸡2015-07-0807:29:01来源:清远日报

0 阅读:1081

猜你喜欢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