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这次印巴空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印度的空军,输给了半个中国空军!
此前印度空军派出4架号称“南亚最强”的“阵风”战机突袭巴控克什米尔,却被巴方雷达提前锁定。巴基斯坦空军紧急升空歼-10C和“枭龙”Block3拦截,前者搭载的电子战系统瞬间让“阵风”的雷达屏幕雪花一片,通信频道里只剩刺耳噪音。一架“阵风”试图发射“流星”远程导弹,却因目标丢失被迫弃弹逃窜,最终被巴军PL-15导弹击落。更让印度难堪的是,巴军随后发射的导弹精准命中印方军事指挥部,靠的正是中国北斗系统的厘米级定位。
这场空战背后,是巴基斯坦空军长达60年的“中式化”进程。从1965年引进中国歼-6战机开始,到如今的歼-10CE、“枭龙”Block3,巴空军已形成以中国装备为核心的作战体系。尤其是歼-10CE,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PL-15导弹,性能碾压印度现役所有战机58。就连巴军预警机也是中国造的ZDK-03,配合数据链实现战场单向透明。难怪印度网友哀叹:“我们的对手其实是半个中国空军”。
值得一说的是,由中方提供的ZDK-03预警机构建起空中指挥中枢,配合地面反隐身雷达,成功捕捉到印军战机动向。这种多元化的装备体系,既保有中国装备的体系化作战优势,又延续了美式战机的操作经验,形成独特作战风格。
反观印度空军,其暴露的短板令人触目惊心。首先暴露出装备维护困境,被击落的苏-30战机正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组装,该厂此前维修的米格-21战机事故率高达30%。其次暴露战术体系割裂,作为主力的"阵风"来自法国、苏-30来自俄罗斯、米格-29来自乌克兰,三国装备的数据链系统互不兼容,导致空中编队难以协同作战。最致命的是预警体系缺失。
现在印军参谋部不得不重新评估,花费天价打造的"万国牌"空军,为何在体系对抗中不堪一击?当“中国制造”遇上“印度组装”,高下立判的不仅是战机性能,更是国家工业实力的时代分野。如此不堪一击的印度,还妄想成为制造业强国,南亚强国,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威武霸气
最多小小半个,j10在中国就是个打下手的机型,中国真正的主力是j11b j16 j20 j35
海牙ark
十分之一都不到。不过拿捏阿三足够了
用户10xxx35
可以了 印巴之战应该打消了印度挑衅我们的念头
kirisame
不怕,印度还有最强7代机光辉没有出站[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