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轰-6K轰炸机到底有多厉害? 轰-6K,这架轰炸机堪称中国空军“老树开新花”的经典案例。它原本是苏联上世纪50年代的图-16,60年代被我们仿制成了轰-6。这就好比从爷爷辈的“老古董”摇身一变,成了如今空军手里的“王牌打手”。 要说这轰-6K的“魔改”之路,那真是堪比整容级别的华丽转身。首先是“心脏”移植,发动机从老掉牙的涡喷换成了俄制D-30KP-2涡扇,后来又换成了国产WS-18。这一换不要紧,航程直接飙到9000公里,作战半径超过4000公里,从“短腿小胖子”变成了“远程轰炸小能手”。然后是“大脑”升级,机头那个透明领航员舱被全封闭雷达罩取代,里面塞满了新式火控雷达和北斗导航系统,精度高到飞行员闭着眼睛都能打中目标。最后是“武器库”扩容,机翼下硬生生挤出了6个外挂架,能挂6枚长剑-20巡航导弹,射程2000公里,在敌人防区外就能“远程点穴”,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导弹已经到了家门口。 再说数量,轰-6K可是“轰炸机海”战术的忠实实践者。美国B-2隐身轰炸机一架24亿美元,全球就20来架,金贵得跟大熊猫似的;俄罗斯图-160更是国宝级,数量也只有10多架。而咱们的轰-6K呢?一口气造了100多架,单价才2亿美元出头,性价比高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在“批发”。100架一起出动,那场面,光机翼就能遮天蔽日,敌人看了都得倒吸一口凉气。 战术上,轰-6K走的是“不对称打击”路线,不跟人拼隐身、拼速度,而是躲在敌方防空导弹射程外发射导弹,专挑敌人要害打,你追过来我跑,你不注意我又来一下,烦都烦死你。而且,轰-6K的任务灵活得很,今天挂反舰导弹去“围观”航母,明天挂巡航导弹炸敌方陆上目标,后天还能挂电子干扰吊舱当“搅屎棍”,搞得敌人手忙脚乱,不知道该防哪头。 当然,轰-6K也不是孤军奋战,它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亲友团”。运-9电子战飞机负责“致盲”敌方雷达,歼-16D发射反辐射导弹端掉敌方防空阵地,空警-500预警机在空中指挥,还有无人机充当“侦察兵”,整个团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2022年台海演训中,这套组合拳一出,美军航母立刻后退1500公里,根本不敢靠近,这场景就像打游戏组队,坦克、辅助、输出各司其职,轰-6K就是那个躲在后面疯狂输出的“法师”。 不过,轰-6K也不是没有短板,比如缺乏隐身能力和速度慢。但咱们有办法啊,体系作战就是咱的“秘密武器”。先用无人机当诱饵吸引火力,再让轰-6K进行饱和攻击,导弹多到敌人拦不过来。或者让东风快递先把敌方关键防空阵地、航母战斗群压制住,轰-6K再上去“打扫战场”,分工明确,各打各的优势。 总的来说,轰-6K是中国军工智慧的结晶,它告诉我们,装备不在新老,关键在于怎么用。就像老祖宗说的,“变则通”,轰-6K就是最好的例子,老装备也能玩出新花样。当别的国家还在比拼谁的装备更先进、更昂贵时,咱们已经琢磨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打法,让老装备焕发新生,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美国防长承认中国打航母实力,印度专家摇了摇头:美方是王八念经
【6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