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不掉中国,那就扶持一个“中国”?美国看上了中国的这两个邻国! 二战之后,美英俄三大巨头中,只有美国是获利最多的存在。因为美国从始至终都没有经历过较大的战争创伤,反倒是一直在获取战争红利。 尤其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的实力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由于长期保持世界第一,美国开始习惯甚至沉迷于这种感觉。 所以只要有国家出现,可能超越美国的迹象,美国政府就会动用一切手段打压遏制后来者,这是中美之争的起源。美国和中国推崇的合作共赢思路完全相反,这让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但在之前,中美两国实际上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双方的经济合作也是如火如荼,尤其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美国相当重视中国市场,来自于美国的投资也是与日俱增。 但现如今物是人非,美国觉得现在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达到了足以威胁自己的地步。要知道,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从工业弱国发展到世界离不开的制造业强国。 这样的发展速度是美国所忌惮的,而且在近些年中国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以及无人机等很多领域都拔得头筹,这也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极度焦虑,各种制裁层出不穷。 ——而我们最为熟知的,应该就是美国针对中国的半导体制裁。 但美国也知道,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中国的制造业早已经不再受制于人,所谓制裁,最终都会化作中国自给自足的动力。 而根据一些国际机构预测,中国半导体的自给率正在逐步上升,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美国的半导体制裁策略最终将会成就中国的半导体产业。 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美国费尽心思却一无所获,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大步向前。 当然,美国也不是没有想过其他的办法,美国准备扶持新的制造业强国来替代中国,这其中包括两个国家,而且还都是中国的邻国,可见美国果真包藏祸心。 第一个国家就是印度这个国家,虽然和中国一样,秉持着不结盟政策,但是这些年没少给我们惹麻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选择印度就不奇怪了。 所以我们看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此前表示:美国与印度已经敲定了谈判框架,并且已为互惠贸易谈判制定了路线图。 按照美国的说法,正在讨论中的美印贸易协议将涵盖19个类别,包括扩大农产品、电子商务、数据存储和关键矿产的市场准入。 印度总理莫迪也已经急不可耐,顺便透露了一下美印之间的目标,他曾表示:美印两国已设定到2030年将双边贸易翻一番的目标,达到5000亿美元。 当然,莫迪这么有信心也是有原因的,现如今在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之下,美国企业也纷纷行动起来。 以影响力颇大的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已经表态,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支出和投资超过 5000 亿美元,振兴美国制造业。而莫迪感兴趣的是,苹果公司之后的动作。 因为特朗普加征中国商品关税,苹果公司将会面临成本上升等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公司开始加速转移中国国内产业链,其中很大一部分产能将会转向印度。 那么,为什么是印度呢?一方面是因为在印度建厂的成本预算比较低,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印度市场的庞大本土消费潜力亟待挖掘。 当然,这并不是个例,而是大量以苹果为首的美国公司之后要做的。 除了印度之外,越南也是美国重点看好的国家。要知道,这些年越南的制造业发展也是相当不错的,这也让美国对越南寄予厚望。 这些年,来自美国的投资也不少,这也让越南尝到了甜头。尤其在美国开始重点针对中国制造业之后,越南自然也就成为了美国心中代替中国的最佳人选之一。 就像之前美国在各方的注视下和越南签署了多项经贸合作协议,俨然要大干一场.。 但特朗普真以为领着一群虾兵蟹将就能取代中吗?勤劳而有智慧的中华儿女才能创造的奇迹,怎么可能随便就被人超越。 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苹果手机等产品的零件生产、拼装等,都需要大量的工人完成。当然,这一点印度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要论工人的素质,中国工人的素质以及态度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 更何况,任何工厂的开设都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印度以及越南的水电建相当糟糕,很难看出她们有媲美中国制造业的迹象,所以说美国的这些策略从一开始就注定无功而返。 毋庸置疑,特朗普折腾来折腾去,最后伤害的只会是美国自身。
☁美国为什么不收割印度?说白了,不是美国不想动印度,而是印度这块地太太硬,
【7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