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86岁的宣懿太妃刘氏去世。太监和宫女处理她的遗体时,发现她还是完璧之

平原隐者吖 2025-05-08 10:02:12

1642年,86岁的宣懿太妃刘氏去世。太监和宫女处理她的遗体时,发现她还是完璧之身。这就说明刘氏嫁给明神宗65年,夫妻二人没有同房,也意味着刘氏在深宫大院里,没有得到明神宗的宠爱。这是怎么回事?

说起这位刘氏,她并非出身官宦世家,而是生在一个穷苦百姓的家里。

按照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平民百姓家里的女孩子,到了结婚的年纪,父母都会给女儿张罗一门亲事,过上吃喝不愁、生儿育女的生活。而刘氏为什么会进入皇宫?

1578年,21岁的刘氏还没有出嫁,村里的邻居闲余时间,都会在背地里讨论刘氏,都这么大的年纪了,为什么不出嫁,都在讲着各种各样的闲话。

正当邻居们议论纷纷时,几个皇宫中的太监带着一道圣旨,来到了刘氏的家门口,叫他们一家人出门接旨。

原来,刘氏通过严苛的选拔,被太后选入宫里,给明神宗当妃子,册封刘氏为:刘昭妃。

当时,与刘氏入宫的女子,共有3人。可见刘氏长得漂亮,才华出众。同时,刘氏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这时,明神宗只有十四、五岁,刘氏年长他6岁,即使刘氏长得很漂亮,明神宗也对她没有兴趣。

刘氏的性格不适合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皇宫里。刘氏性格温和,不争不夺,坚持做着自己分内之事,从来不贪恋权利。

就因为这样,时间长了,明神宗竟然都忘记她了,从来不过问她。

刘氏不受皇帝待见,日子过得很艰难,就连伺候她的宫女和太监都劝她,经常找皇帝聊聊天,增加夫妻感情,这样才能引起皇帝的注意。

刘氏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依然安分守己的过着日子,闲时赏赏花,看看窗外的风景,打发着无聊的时间。就这样,刘氏独自一人过了40多年。

1620年,明神宗去世,留下遗诏:“册封妃子郑氏为皇后,下一任君主继位后,加封为太后。”

对于明神宗的遗诏,新皇帝和文武百官不愿意执行,原因是:自从张居正离世后,明神宗受到严重打击,郑氏在后宫,勾结宦官及一些大臣,搅得后宫不得安宁。

郑氏城府颇深,且私心较重,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储君,对后宫中其他几位生下皇子的妃子多次下狠手打压。

由于这件事情,册封郑氏为皇后,在百官和明光宗的阻止下,就不了了之了。

明光宗联合文武百官,打压郑氏,让她搬到仁寿宫生活,名义上是养老,实则是软禁监视,直到郑氏老死。

之后,明光宗去世,他的儿子明嘉宗朱由校继承大位,这时刘氏是后宫中辈分最高的妃子,朱由检很是尊敬刘氏。

朱由校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遭到养母的虐待,这让他长时间缺乏母爱,而刘氏平易待人,经常教导朱由检,把他当做亲儿子一样对待。

所以,朱由校很是依赖刘氏。登上皇位后,马上册封刘氏为皇太后,入住慈宁宫,受到了应有的尊重。

明嘉宗朱由校死后,弟弟朱由检继承大位,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他比哥哥更加尊重刘氏。

刘氏在朱由检的照顾下,一直活到86岁。刘氏去世后,太监和宫女给她处理遗体时,发现她还完璧之身,她在皇宫生活了65年,虽然前半生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后半辈子,他受到了很大的尊重。

刘氏很幸运,也不幸。她21岁进入皇宫,可是不受皇帝待见,就这样一直在皇宫里独居65年。尽管这样,她不争不夺,平易近人,所以受到了后世君主的尊重。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像刘氏这样,顺其自然就好,该来的总会来,安分守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坚守本心。

0 阅读:294

猜你喜欢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