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微醉回府,见李氏漂亮,便将她领回房,事后竟抛诸脑后。李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5-08 12:21:30

1879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微醉回府,见李氏漂亮,便将她领回房,事后竟抛诸脑后。李氏依旧做着粗活,被人欺负。谁料,24年后,潭府再无人敢看轻她。 1879年深秋的杭州城飘着细雨,浙江巡抚衙门后宅的灯笼在风中摇晃。四品大员谭钟麟带着酒气跨进偏门,眼角瞥见廊下收拾茶具的丫鬟身影窈窕。 这个寻常的夜晚,改变了江西逃荒来的李氏半生命运。 李氏跪在青砖地上听着管家训话时,指甲掐进了掌心。 她清楚记得三天前老爷醉酒后那场荒唐,更记得今早夫人房里送来的避子汤有多苦涩。 巡抚府邸的规矩比天还大,通房丫鬟说到底还是奴才,每月多领二钱银子罢了。 寒冬腊月里李氏照旧要浆洗衣物,井水冻得指节通红。 厨房刘妈往她盆里扔了把皂角,压低声音说:"肚子要是争气就烧高香吧。" 这话飘进耳朵时,李氏正弯腰拧着老爷的官服下摆,冰凉的水珠顺着胳膊肘往下淌。 转年开春的惊蛰雷声里,李氏在倒座房生下个皱巴巴的男婴。接生婆子抱着孩子去前院报喜,回来时捎带着两匹杭绸。 账房先生来登名册时犯了难,按族规妾室才能上谱,最后在"谭延闿"名字底下添了行小字:生母李氏,籍贯南昌。 小少爷满月那日,李氏端着铜盆候在花厅门外。 隔着雕花门棂,她听见巡抚大人正和幕僚谈论时局,怀里吃奶的婴儿突然打了个奶嗝。 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立时横过来一眼,李氏慌忙退到廊柱后头,把孩子的嘴捂在自己衣襟里。 谭延闿六岁开蒙那年,长沙老宅送来三车古籍。 李氏蹲在书房窗外擦地砖,听见西席先生夸小少爷过目不忘。 她盯着青石缝里钻出的野草出神,想起昨儿厨房克扣了炭火,害得孩子夜里咳嗽。 那年冬至家宴摆了二十四道菜,李氏捧着汤婆子站在屏风后头。 小延闿突然指着糖醋鲤鱼要添菜,夫人皱眉说食不言寝不语。 孩子举着筷子愣在当场,李氏急得扯破了袖口里的帕子。后来她哄孩子时说:"等你考了功名,娘就能坐着吃饭了。"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长沙时,谭延闿正在岳麓书院苦读。李氏在巡抚府当了二十二年差,鬓角早就生了白发。 她如今能穿绸衫住厢房,可每日卯时仍要去正房请安。有回小丫鬟忘了收她敬的茶,那盏君山银针在青砖地上凉透了也没人理会。 三年后放榜那日,巡抚衙门中门大开。 报喜的衙役嗓子都喊哑了,长沙城里谁不知谭家三公子中了会元。李氏在祠堂给祖宗上香时,看见自己名字终于写进了烫金族谱。 供桌上的红烛噼啪爆了个灯花,二十四年没哭过的妇人突然跪在蒲团上抖着肩膀。 翰林院庶吉士的官服送进府那日,谭钟麟难得踏进西跨院。 李氏正给儿子缝护膝,听见门响慌得扎了手指。 巡抚大人背着手看了半晌墙上的字画,临走说了句:"这些年委屈你了。"窗棂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枝头新发的嫩芽沾着晨露。 李氏终究没等到坐着吃饭的日子,临终前她攥着儿子的手不肯闭眼,直到谭延闿红着眼睛说:"娘放心,孩儿定让您风风光光走。" 出殡那天长沙城万人空巷,新科翰林披麻戴孝走在灵柩前头,八人抬的楠木棺后头跟着九十九个和尚念经。 谭延闿后来成了国民政府主席,总爱和人说母亲纺线的样子。 有次他视察长沙女校,看见个穿蓝布衫的姑娘埋头写字,恍惚间又见着母亲在窗下纳鞋底的模样。 那天下着细雨,随从见长官在廊下立了半柱香时辰,肩头落了层水珠也没察觉。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良奥谈娱乐圈

良奥谈娱乐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