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Ultra前机盖这事儿,很多人艾特我让我说两句。首先这次宣发,图2雷

堂主开车 2025-05-08 21:16:19

小米SU7 Ultra前机盖这事儿,很多人艾特我让我说两句。

首先这次宣发,图2雷总那次说错呢,我认为问题不大,因为当天就改了。谁还没发错过微博呢?但很多人直到今天还是断章取义,只截取其中一段,且图片文案基本都一样,颇为耐人寻味。

其实这次宣发,最致命的还是图3,这是2025年4月30号小米官方发布的内容,宣称《完全复刻了原型车,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这个无论如何,都是宣发事故,确实不对。

其实上述两句话只要都加上《造型》二字,就一点问题没有了。

关于这个事儿呢,小米也没有嘴硬狡辩,也没有回避,而是正面回应,承认了自己表达不清晰,且给后续车主改配了,至少大大方方的,态度很好。

关于这个事儿,我个人的看法是认为,这是一起市场部文案,跟工程部没沟通好,造成的宣发事故。本质上绝非故意欺骗,恶意隐瞒。但是确实错在小米,所以它得承担因此带来的后果,哪怕有人故意放大,一直揪着不放这事儿,小米也得承担。

为什么我这么定性这个事儿?

因为这个机盖,一拆就能看出来。小米是得多缺心眼啊,会大张旗鼓干这种一眼就会被拆穿的事儿?

但是呢,错了就是错了,挨打要立正。小米SU7 Ultra上市这么久了,好不容易让人揪着毛病了,可以想象的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小米机盖的事儿,都一定会被反复提及,反复鞭尸,这也是小米需要为自己犯的文案错误要进行的买单。

小米最需要做的,是安抚好那些SU7 Ultra选装机盖买家的情绪,因为很多小白车主确实是因为等这个机盖,生生等了两个月,否则他们肯定早早就提车了。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肯定非常糟糕。

不过站在一个玩车多年的玩家角度,其实我想借着这个机会,跟后续在犹豫纠结是否要买碳纤维机盖的买家,做一点点最简单的科普。

首先如果你是要为了有用才买改装件,那其实大部分改装件基本都是心情件。

别说前机舱空力了,大尾翼其实能应用的空间都很少。因为我国大部分赛道都是低速弯居多的赛道。

其次就是关于这个碳盖价格4.2万,其实你只需要关注一下同类性能车,干碳选装件的价格你就知道了。选装的价格从来就不可能便宜,因为原厂得为一个配件,重新启动开发,测试,安全冗余留存,模具,生产线,制造,法规备案等等一系列环节。

所以有人拿外面的那种仿制湿碳,干碳价格,来比原厂货价格,这就有点故意恶心人了,汽车零件贵的从来都是研发,设计,模具制造成本,仿制永远是成本最低的。

原厂买的,你可以合理合法上街,无惧任何帽子叔叔盘查。仿制的每两年碳纤维就脱色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

你按斤来算原厂的干碳价格,你上饭店吃饭,咋不按原材料出产地的价格来算菜品价格呢?你把任何汽车直接按斤来算铁价,岂不是更痛快?

怎么说呢?我想现在小米高层肯定非常后悔,原本是为了满足车友的要求,结果现在弄出了这么大风波,他们但凡早知道有这事儿,肯定会觉得多此一举。

因为无论有没有这个机盖,它的圈速都非常快,它的散热都非常好,何必呢?包括小米后续肯定都会吸取教训,再有此类事情,他们可能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能直接就不推了。

但我还是建议小米,该推什么零件就推什么零件,该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只是下回确实文案要写清楚就行。

路漫漫兮道阻且长,前进路上犯点错没事儿,只要及时改了,不嘴硬,不回避,支持者一定会在的。

小米SU7 Ultra只要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圈速,操控,散热,机械素质这块,都还在,它就永远不会缺少追随者。毕竟真刀真枪干掉了保时捷Taycan,除了小米SU7 Ultra,目前还没有任何厂商能做到。

小米加油,期待纽北好成绩!

0 阅读:38

评论列表

飄凡塵*◎*

飄凡塵*◎*

8
2025-05-09 11:59

猴王耍猴,字研第一。

用户10xxx93

用户10xxx93

8
2025-05-09 06:06

呸,不要脸,虚假宣传被你说的天经地义

清风

清风

2
2025-05-09 18:14

当着全国消费者的面说假话!

long

long

1
2025-05-09 19:46

买了4万多,道个歉,赔价值2千的积分,这生意……

堂主开车

堂主开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