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徐志摩的母亲推开儿子卧室的门,看到了儿媳陆小曼正躺在床榻的中央,而自己的儿子却蜷缩在榻的一角,只要一翻身,就会滚到地上。
世人常常诟病她骄奢任性,但对陆小曼而言,这样性格的养成不过源于自己优越的家庭环境。
陆家几代为官,家境殷实,母亲也是那时候的名媛,陆小曼15岁就读了法国人开办的学堂,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
十六七岁的陆小曼还精通绘画,会朗诵演戏,弹得一手好钢琴,舞蹈也跳得曼妙,同时精通法文、英文。
有了才情和优越的家庭条件的加持,陆小曼成了人见人爱的名媛,梁实秋曾形容她是“在北平的大家闺秀里,是数一数二的名姝”。
这样一个傲娇的公主,她的感情经历注定不是从一而终的。
到了结婚年龄的陆小曼在父母做主下,嫁给了王庚。
王赓比陆小曼大8岁,是中国陆军中将,清华留美学堂毕业后公派赴美留学,就读于普林斯顿,20岁从普林斯顿历史和政治系毕业后在美国西点军校接受美国陆军高等教育。
和王庚在一起,虽然物质生活很丰厚,但对陆小曼来说这却不是她想要的,因为她需要的是交际应酬、盛赞追捧。
然而王庚却是一个工作狂,他不懂得妻子陆小曼的真实想法。
后来因为王庚的工作,陆小曼和他两地分居。这样一来,陆小曼就更加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了。
王庚为了让妻子不孤独,就委托他的好友徐志摩去照顾陆小曼。
徐志摩似乎更懂得陆小曼需要什么,他陪她跳舞,陪她唱戏,给她介绍名画,写浪漫的诗。
就这样,陆小曼在徐志摩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她执意要和王庚离婚。
王庚虽然不愿意,但是在陆小曼的老师和其他朋友的劝说下,他不得不祝福陆小曼和徐志摩结成连理。
陆小曼离开了王赓后,发现已怀有他的孩子。她没有告诉王赓,悄悄去做了手术,这场失败的手术让陆小曼以后再无怀孕的可能。
1926年,陆小曼和徐志摩举行了婚礼。
婚后他们定居上海,陆小曼做起了全职太太。可是,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她预想中那样幸福。
由于之前一直过着奢侈的生活,她需要穿漂亮的衣服,吃精致的菜肴,赶夜场的舞会,听戏打麻将,每月至少要花掉五六百块大洋,需要佣人为自己服务,可是徐志摩的经济条件足可够两人温饱,其他的根本无暇顾及。
由于上次手术,导致陆小曼经常腹疼,再加上胃痛,有时候会昏厥过去,徐徐志摩为了减轻陆小曼的病痛,经常托友人访问名医来为陆小曼医治,翁瑞午就是其中一个。
为了缓解疼痛,翁瑞午让陆小曼吸食鸦片和推拿。
对于鸦片,徐志摩的父母非常痛恶,看到陆小曼整日吞云吐雾,老两口厌恶至极。
他们本来就不满意这个儿媳妇,现在陆小曼还吸食上了鸦片,加上一再让翁瑞午留宿家中,他们便更加厌恶了。
徐母还给张幼仪打电话说,徐志摩、陆小曼和翁先生三人全都蜷在烟榻上:翁先生和陆小曼躺得横七竖八,徐志摩卧在陆小曼另一边,地方小得差点摔到榻下面。
1931年,徐志摩搭乘飞机参加林徽因的演讲会。临行前,他与翁瑞午恳谈,希望他能好好照顾陆小曼,翁瑞午答应了。
确实,翁瑞午说到做到了。
有一次,翁瑞午去看陆小曼,待到凌晨两点,说汽车坏了,便在陆家二楼烟榻上睡了一晚。此后,他常常睡在陆家的烟榻,而陆小曼则睡在三楼。
徐志摩去世后,父亲徐申如曾经供养了陆小曼一段时间,后来他知道陆小曼和翁瑞午在一起之后,徐申如除了送来三百元生活费,还附上一张字条:“如翁君已与你同居,下月停止了。”
翁瑞午得知此事后,毫不客气地搬到三楼,从此承从此承担起了陆小曼全部的生活费用。
陆小曼由于吃鸦片,肠胃不好,容易便秘,翁瑞午就给她买了很多蜂蜜,尽管那时候蜂蜜比较贵。
陆小曼不吃牛奶,喜欢哥人奶,翁瑞午就为她请了奶妈在家里。
胡适曾经劝陆小曼,如若她离开翁瑞午,以后所有开销全部由他提供,但被陆小曼拒绝了。
徐志摩去世七年后,他们正式同居。她对好友王亦令说:“我与翁最初绝无苟且瓜葛,后来志摩坠机死,我伤心至极,身体大坏。尽管有许多追求者,也有许多人劝我改嫁,我都不愿,就因我始终深爱志摩。但是由于旧病更甚,翁医治更频,他又作为老友劝慰,在我家中常住不归,年长月久,遂委身矣。我向他约法三章:不许他抛弃发妻,我们不正式结婚。”
1955年,翁瑞午犯了错,患了严重的肺病,朋友们再一次劝她离开他,陆小曼再一次拒绝。她并非没有良心之人,即使再苦再难,她也要帮他熬过去。
陆小曼对待感情,一生其实都很认真、坦然。
有人说过她与徐志摩的结合纯粹是恋爱游戏。但是,不管与翁瑞午关系多么密切,陆小曼都对徐志摩的感情一直专注。
陆小曼一生有过三个男子:她在王赓的世界里,享尽荣华富贵。
她和徐志摩结婚后,他整日向她诉说缺钱的苦,所以她才越发觉得宠爱她的翁瑞午珍贵。徐志摩去世后,翁瑞午的慰藉和依靠成了她余生最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