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张学良因为不满意于凤至,故意在相亲那天爽约,没想到最终却因为20个字

趣叭叭呀 2025-05-09 10:50:17

1914年,张学良因为不满意于凤至,故意在相亲那天爽约,没想到最终却因为20个字,让他开始倒追于凤至。 ​ ​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在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没有发迹之前,两人就有很深的交情了。 ​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作霖得知算命先生为于凤至卜卦,“福禄深厚,乃是凤命”,他想,这个“凤命”姑娘配上他的“将门虎子”张学良,当是难得的好姻缘,婚后一定大吉大利大福大贵。

张作霖又拿了于凤至的八字,回去另请算命先生来看张学良和于凤至八字是否相合。算命先生说,这二人成亲,是天造地设的良缘。于是,这门亲事就定下了。 ​ ​可是张学良却不满意,他认为于凤至就是没有读过书的乡野丫头,两人不会有共同语言。 ​ 可是​张作霖铁了心要于凤至做儿媳妇,就和张学良说:“你的正室原配非听我的不可。你如果不同意旧式婚姻,你和于家女儿成亲后,就叫你媳妇跟着你妈好了。你在外面再找女人,我可以不管。”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张学良只得答应。 ​ ​可是等到相亲那天,于凤至左等右等也等不到张学良,只是等到了礼单,冰雪聪明的她也知道了其中的原因,于是她在礼单的后面写了几句诗,让人捎给张学良。 ​ ​“古来秦晋事,门第头一桩,礼重价连城,难动民女心”。 ​ ​张学良看了之后,心里一惊,尽管他从媒人吴督军的口中得知于凤至是小镇上有名的才女,但是他张学良什么样的女子没有见过?他根本不相信古镇上会有才女,可是如今看到这几句小诗,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迫切想见到于凤至了。

于是他在吴督军的安排下,张学良见到了于凤至,一见面,于凤至的美貌吸引了张学良。

张学良高兴之余,便又拿出古人名字名画给于凤至看。她评头论足说得头头是道,这等不俗的才识,连张学良都自愧弗如。

如此这般,他还要反对婚事吗?

当然不。 ​ ​最终,也正是因为于凤至怒退彩礼,才挽救了这桩即将夭折的婚姻。 ​ 于凤至比张学良大3岁,婚后张学良称她大姐,​于凤至待张学良也的确既是妻子又是大姐。 ​ ​于凤至为张学良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患了重病,“差不多就是不治之症了”,看了中医也看了西医,医生们都束手无策。

假若于凤至真的去世,也就意味着,她要为张学良撇下四个年幼的孩子。

于凤至的母亲和张母商量着说,于凤至有个侄女,不如让张学良娶了这侄女,以便日后抚养四个孩子。 ​ ​张学良反对此种安排,他说:“我太太她现在病得这么重,你们真的要我现在就娶她的侄女?那不是我这边结婚,那边催她死吗?那叫她心里多难过呀!” ​ ​虽不同意,但又拗不过岳母和母亲,张学良只好退了一步:“这样吧,我答应你们,如果她真的死了,我一定娶她的侄女,你可以当面告诉她,她自己要愿意,愿意她侄女将来给她带孩子、管孩子。但是结婚,暂时先不要结。”

或许是张学良对于凤至的真情感动了上天,于凤至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

她对张学良执意抗婚的行为感动不已。

从那以后,她对张学良就很放纵了,不管张学良在外面怎样拈花惹草,她一概不管。

以至于后来,张学良又娶了谷瑞玉和赵一荻,于凤至与她们也是相处得很好。

​于凤至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丈夫并不完全属于自己,他心中有她,她已是清楚知道,这就够了。 ​ ​在外人眼里,张学良永远都是那个不苟言笑,威风凛凛的东北军少帅,即使是在张作霖那里,他也从来不会流露出自己柔弱的一面,只有在于凤至这里,张学良才是一个真性情的人。

每当张学良跑到于凤至这里发牢骚,她便劝慰他,她说话条理清晰又有见地,张学良每每都会在她的开导下渐渐释怀。

如果说于凤至为张学良所做的一切,只是体现了一个妻子的温柔贤淑,那么,在张氏帅府,于凤至赢得府内上下尊重,则完全是个人人格魅力使然了。

张作霖对这个儿媳妇也是刮目相看。

张作霖很给儿媳于凤至面子,他发怒时,别人是不敢近前的,于凤至却敢,她上前一劝,张作霖就消气了。

66岁那年,于凤至被迫与张学良离婚。

​在美国洛杉矶,晚年的于凤至高价买了两栋相邻的别墅。

有人问她为何买两栋,于解释说她自己住一栋,另一栋留给张学良和赵四姑娘。

她对孙辈们说“我将所有的钱都用在买房子上,就是希望将来你们的祖父一旦有自由的时候,这别墅就可以作为他和赵四小姐两人共度晚年的地方,这也是我给他的最好的礼物。”

于凤至一直在美国等张学良。

晚年她曾说过:“汉卿这人好啊,很热情厚道,极富有正义感,一生从不负人。我们夫妻感情一直是很好的。”

可见,在她心中她一直不觉得自己已和张学良离了婚。

于凤至曾说:“夫妻之间的关系犹如弓与箭,夫如箭,妻如弓,如果弓坏了,箭就无法射出去。”

她良好的家教和个人涵养,促使她做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女人,哪怕是委屈了自己,她还是要一往情深地培植灌溉他们的婚姻树。 ​ ​

0 阅读:13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