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东坡和一个和尚吃饭,饭毕他对身边的一个歌妓说:“和尚喜欢你,今晚你好好的

史说畅谈呀 2025-05-09 13:42:59

宋代,苏东坡和一个和尚吃饭,饭毕他对身边的一个歌妓说:“和尚喜欢你,今晚你好好的侍奉他就寝,让他破戒了,我给你10两银子,还给你找个好人家。若是做不到,就要挨一顿板子。”歌妓满口答应,晚上就去了和尚的房间。

这个和尚就是佛印,他是苏东坡的好朋友。

佛印是江西饶州人,俗家名叫谢端卿。

从小他就喜欢读儒书,三岁就能诵读《论语》和各种诗词,五岁就可以诵诗三千首,精通五经,被大家称作“神童”。而且在学问方面与苏东坡不相上下。

有一天,谢端卿到京城应举,苏东坡了解到他的学识之后,便邀他一起讨论学问,慢慢的两人成了好朋友。

没多久,正赶上天下大旱,神宗皇帝特于大相国寺设一百零八天大斋,广请名僧,宣扬经典,祈求甘雨,以救万民。

当时苏东坡是翰林学士,他被命令制写吁天文疏,并做行礼官主斋办。

这样的大斋活动,皇帝肯定是要到场的,谢端卿知道后,就问东坡可将自己带进去,见见皇帝长什么样子?

苏东坡说:“小事一桩,你打扮成侍者的样子,在斋坛上奉待就行,等皇上到的时候,你就能看到他了。”

谢端卿按照苏东坡所说,先去置办行头,装扮得有模有样,苏东坡跟寺里的方丈打了招呼,谢端卿就跟着随苏东坡一起去相国寺了。

大斋那天,谢端卿扮作侍者跟随苏轼进了大雄宝殿。此刻神宗正在行拜礼,完毕后到御座休息。主僧让人献茶,而捧茶的竟是谢端卿。

当时由于人群拥簇,为了能仔细瞻仰皇帝的面容,端卿就抢先捧茶上去。直到近时,才抬眼偷望圣容,只觉龙凤之姿。却不知神宗也刚好看他,只因他生得方面大耳,秀目浓眉。

神宗开口询问,端卿一一回答,见他言辞通顺,神宗夸道:“看来是熟读经典。”端卿忙回道:“臣自幼读书,便也通读佛经。”

神宗听了谢端卿的回答之后大喜,说道:“既然你熟知佛理,就赐法名了元,号佛印,在御前落发为僧。”

端卿听完就懵了,他本想入朝为官,一展抱负,却莫名其妙被下旨出家。金口一开,他只能接受,当下便奉旨出家,从此被人称为佛印。

之后,谢端卿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做了和尚,就要念经。佛印在相国寺里每天翻经书,讲佛理。渐渐地把功名富贵的想法,也都化作清净无为之业了。

佛印出家后,苏东坡心里很过意不去,觉得是自己连累了他,以为佛印会恨自己。

多年后。苏东坡仕途不顺连遭谪贬,终于在哲宗皇帝又复召他当翰林学士。此时佛印已经是大相国寺的主持了。两人再度相遇,苏东坡力劝佛印还俗,他一定会力荐官职,算是弥补当年的过失,可是佛印却不为所动,没办法,苏东坡只好想了一个办法。

有一天,苏东坡邀请佛印到他府上做客,苏东坡安排酒果肴馔,二人酒过三巡之后,忽听有人唱词,歌声真是好听,

佛印听了后说道:“韩娥之吟,秦青之词。妙哉!”遂请了纸笔,作词一首,意思是:听见这美妙的歌声,为何却无缘看见人!

苏东坡马上叫人把唱歌的女子叫了出来,女子小名琴娘,知音律能抚琴,从小在学士府长大,于是东坡让琴娘与佛印斟酒。佛印见女子不但唱得好,人长得也标志。此时的佛印已有八分醉,向东坡告回。琴娘又劝其饮了几杯,此时的佛印已经醉了,苏东坡便安排他住了下来。

苏东坡转身便让琴娘去佛印房里侍寝,并对她说:“你今晚到和尚房中伴他就寝,必须要了事。明天拿证据来,我赏你10两银子,作嫁妆,让你出嫁良人。如不了事,明日打你二十竹篦,逐出府门。”

琴娘害怕了,于是来到佛印房里,但是佛印却睡得香极了,于是琴娘坐在床边守着和尚直到五更,眼见天要明了,事情毫无进展不知所措,琴娘急得哭了起来。

佛印醒来以后,听了琴娘的诉说,道:“是了,定是学士叫你来为难我。吾修行数年,以诗酒自娱,哪有还俗之意!如实对我说来,我定救你。”

之后他又写了诗句让琴娘交于苏东坡。

“传与巫山窈窕女,休将魂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

苏东坡看了以后心喜,道:“乃真禅僧也!”。

依后来他依然把赏钱给了琴娘,让她嫁人。

这件事之后,苏东坡从此对佛印愈加敬重,佛印也成了学士的入幕之宾。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佛印原本想走仕途,阴差阳错,成为相国寺和尚,却在此中寻得真理。

通过苏东坡对佛印的测试可以印证佛印大师皈依心坚定无比,常人看到的出家或许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其实出家人并不是身体色相上的出世,而是心上的皈依。

0 阅读:1129

评论列表

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2
2025-05-10 13:41

一屁打过江...

TOPRED

TOPRED

2
2025-05-10 13:29

东坡这个损友!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