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羊湖的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6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羊湖里面有着8亿

老阿七说史 2025-05-09 17:12:01

西藏羊湖的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6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羊湖里面有着8亿公斤的鱼,随手就能捕捞到,但当地人就是不吃。这是为什么呢? 西藏羊湖的鱼,多得令人叹为观止,清透如同碧玉一般的湖水中,粼粼波光定睛一看,都是密密麻麻的鱼。 鱼的数量多到,伸出手随手一捞,就能抓住几条漏网之鱼。往羊湖随机扔下一块石头,就能砸晕几条鱼。 这么多的鱼,西藏人民却只看不吃。在西藏人民的“放纵”之下,羊湖的鱼“泛滥成灾”。 每到鱼儿洄游的季节,湖水因为鱼类的动静“沸腾”起来,放眼一看,湖面上翻腾跳跃,鱼类快活极了。 根据估测,西藏羊湖中的鱼,年产量高达8亿公斤,这么丰富的鱼资源,却没有见过捕捞队,连个人尝鲜的见不着, 西藏人难不成不爱吃鱼吗?其实这倒未必,在西藏的餐馆里,也有卖鱼的,外来游客到此吃鱼类料理,也并不会触犯当地的忌讳。 不过对于西藏当地人来说,不吃鱼却是一个心照不宣的默契,背后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从实际出发,吃鱼对于西藏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没有效率的事情。西藏高原偏远寒冷,食物资源有限,人们又需要大量蛋白质来维持身体能量。 羊湖中那么多鱼,其实都是优质蛋白质。但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中,西藏人发现,吃鱼比吃牛羊肉麻烦多了。 鱼类捕捞回来,保存起来比较麻烦,而且那么小的体型,一家人吃一顿就得好几条鱼。 跟鱼类相比,还是可以饲养的牛羊更为方便,可以放牧,皮毛可以保暖,肉可以做食物,一举多得。 久而久之,西藏当地人都更倾向于饲养牛羊,而不是去湖中捕捞鱼类。 有人好奇,不当主食,那可以尝鲜啊,为何西藏人对眼前丰富的鱼肉置之不理呢? 这就跟西藏的信仰有关了,西藏人忌讳杀生,为了生存人是不能放弃吃肉的,吃鱼的话杀生数量比牛羊要多。 另外,西藏的神话中,有一种神明叫做鲁,就居住在地下和水中,西藏人认为,像鱼类、蛇等动物,都是神明饲养的宠物,接触这些动物,有可能会沾染疾病。 而羊湖的水,又是西藏最为神圣的大湖之一,西藏人顶礼膜拜,对于湖水十分敬畏,不会轻易破坏湖水和水中的鱼。 在西藏人死后,还有水葬的传统,人们的遗体就成为了鱼类的食物,因此西藏人将鱼当成生死之间的信使,若是吃了鱼,不就是吃了自己的先辈吗? 每到西藏人的节日,当地人民还会制作食物,撒到湖水中喂养鱼类,这是一种特别的祭祀方式。 在现代社会,出于保护羊湖自然环境的缘故,西藏人也会放任羊湖中的鱼自由成长,过往过度开发造成的危害,依然被西藏人民记住。 50年代的时候,西藏遭遇了严重的饥荒,粮食稀缺,饿殍遍野,人们不得已开始捕捞羊湖中的鱼,产量丰富的鱼,帮助人们度过了灾年。 可是过度捕捞和开发建设,让羊湖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人们发现曾经“泛滥成灾”的鱼,渐渐地消失不见。 西藏人这才意识到,羊湖的鱼并不是遍地都是,它们的繁殖和生长,也要经历千难万险。 羊湖水质特殊,其他鱼类很难在湖中生长,随着羊湖的鱼减少,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连锁反应。 当地人感恩羊湖的鱼,每年会专门组织放生鱼类,西藏人会在放生时虔诚祈祷,希望鱼儿们能带给藏区人民富足的生活。 保护羊湖的鱼,就是保护羊湖的环境。西藏人民停止了捕捞,建设堤坝,帮助鱼儿洄游,在多年的努力中,羊湖才重回水清鱼多的繁荣景象。 随着羊湖的鱼热闹起来,羊湖的生态环境也焕发勃勃生机,经历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们都深刻了解到,善待羊湖中的鱼类,就是善待自己的家园。 西藏人并非不吃鱼,他们是为了保护羊湖的环境和生物,故意选择不吃羊湖的鱼。 如今去西藏羊湖,就能看到鱼类密密麻麻挤在湖水中,自由徜徉,没有人来打扰他们的生活。 参考资料:你知道吗?大部分藏民其实都是不吃鱼的2017年03月22日14:47:00来源:北青网

0 阅读:90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