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收割印度?说白了,不是美国不想动印度,而是印度这块地太硬,啃不动!印度有自己的工业能凑合自给,国内政治复杂得让人头大,精英还会玩大国平衡术。美国这些年琢磨来琢磨去,发现印度根本没法像对待别的国家那样一把拢住。 看看印度的制造业你就懂了——虽然技术糙了点,但胜在产业链闭环。全球60%的仿制药出自印度,连美国人都得捏着鼻子买他们的青霉素。2023年印度粗钢产量1.2亿吨,比整个欧盟加起来还多,三哥硬是靠土法炼钢把自给率顶到85%。更绝的是印度军工,零件坏了直接拿摩托车零件替代,美国卖F-16生产线给他们,结果印度斯坦航空愣是拆了美国发动机装自家光辉战机上,气得洛马公司派来的工程师直骂街。这种"凑合能用"的生存智慧,让美国想下嘴都找不到地方。 印度国内政治更是盘根错节。莫迪老仙喊着"印度制造",转头就被北方邦的农民开着拖拉机堵了新德里。联邦制下29个邦各玩各的,喀拉拉邦搞共产主义,泰米尔纳德邦天天闹独立,西孟加拉邦干脆把美国沃尔玛赶出市场。更绝的是种姓制度,印度首富安巴尼建27层豪宅,旁边就是亚洲最大贫民窟达拉维,这种撕裂的社会结构让美国颜色革命的套路根本铺不开。2020年美国想通过NGO煽动农民抗议,结果发现印度本土NGO比CIA还懂怎么操控民意,最后反倒被印度情报局钓鱼执法抓了现行。 印度的外交平衡术才是真绝活。嘴上喊着"美印战略伙伴",转身就狂买俄罗斯打折石油。2023年俄乌打得最凶时,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暴增22倍,硬是把乌拉尔原油价格砍到34美元/桶,精炼后再加价倒卖给欧洲,一转手净赚190亿美元。美国气得要制裁,莫迪直接掏出《印俄军事合作协议》,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俄印共享卫星侦察数据",五角大楼立马闭嘴——毕竟美军在印度洋的潜艇航线还要靠俄印情报网罩着。这种在刀尖上跳舞的本事,放眼全球找不出第二家。 美国不是没试过收割印度。2005年华尔街高盛捧出"下一个中国"概念,忽悠外资冲进印度基建领域,结果孟买机场扩建项目拖了17年,德国西门子被坑得撤资时,连混凝土搅拌机都被当地人拆了卖废铁。2014年亚马逊砸50亿美元进军印度电商,结果被本土平台Flipkart用"现金支付+摩托车配送"土办法打得找不着北,去年贝索斯宣布关闭印度60%的仓库时,连货架都被印度员工搬回家当柴烧。现在特斯拉想进印度,莫迪开口就要马斯克先投5亿美元建厂,还得交出电池技术源代码,吓得马斯克连夜发推特说要"重新评估战略"。 印度的保护主义更是铜墙铁壁。别看他们进口军火出手阔绰,买美国阿帕奇直升机单价敢砍到8000万美元(比日本采购价低40%),转头就把省下的钱投给国产"阿卡什"导弹。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印度关税,进口电动车直接收100%重税,逼得福特、通用含泪退出市场。2023年印度出台新规,要求所有外国手机厂商必须用印产数据线,结果中国传音手机连夜改接口,苹果却因为Lightning接口库存积压,被迫在印度市场降价30%清仓。 说到底,印度就像个包着铁皮的仙人掌——看着诱人,真下嘴能扎得满口是血。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最新报告说得直白:"印度是唯一能让中美俄同时吃瘪的国家"。当莫迪穿着手工刺绣长袍走进白宫时,手里攥着的不仅是俄罗斯的S-400导弹订单,还有中国在斯里兰卡建的汉班托塔港租约,裤兜里还塞着和法国签的阵风战斗机技术转让协议。这种八面玲珑的功夫,让美国拿着收割镰刀转了三圈,愣是找不到下刀的角度。 现在印度反倒成了"反收割大师",去年光靠倒卖俄罗斯油气就赚了470亿美元外汇储备,今年又逼着沃尔玛把印度分公司控股权交给本土企业。看着新德里街头挤满的国产塔塔纳米车,听着莫迪"印度世纪"的豪言壮语,美国人终于明白:三哥不是小白兔,而是披着袈裟的吞金兽。
印度现在可能成为第二个乌克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印度已经开始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
【2评论】【1点赞】
黄平
老莫迪是仙人下凡,老美你要多多照顾莫仙
哇沙PI
阿三知道自己有利用价值才敢在美国佬面前撒野
粘建才
其实归根结底就一句话,阿三和美国一样贪婪和不讲诚信
邓旺斌
南无阿弥陀佛
续梦大师云键仙
印度的饭大多做成稀状用手抓[滑稽笑]
对方正在怼入
太硬啃不动?屎不硬吧,你啃吗
风流四季
不过是在大国夹缝中生存罢了
风云
混世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