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位画家迎娶了自己的人体模特。在新婚之夜,他不做俗人之举,为一丝不挂的妻子画了一幅人体画,26年后,这幅画卖出了3450万元的高价…… 1986年,一个画家在新婚之夜做出了不寻常的选择——他没像普通人那样忙着庆祝,而是拿起画笔,为一丝不挂的妻子画了一幅人体画。26年后,这幅画竟然拍出了3450万元的天价,震惊了所有人。杨飞云,1954年出生在内蒙古包头,从小就跟艺术结下了缘分。他爸是个美术和音乐老师,家里常年画笔不离手,杨飞云小时候就喜欢凑在旁边看,四五岁就开始瞎涂乱画。 到了初中,他已经是学校里的“宣传小能手”,画海报、装饰教室,老师同学都夸他有天赋。1971年,17岁的他进了呼和浩特铁路局当钳工,天天修火车轮,累得够呛,可他没放下画画,休息时就拿笔练手。1974年,他调到铁路文化宫干宣传,总算有了正儿八经接触艺术的机会。他还开了个小画室,一边教学生一边自己画,从这儿开始,他算是正式走上了艺术这条路。 就在这个画室里,杨飞云认识了佟芃芃。那是1974年,佟芃芃才12岁。她家条件一般,爸去世得早,妈在火车站干活,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挺不容易。佟芃芃妈想着让闺女学点本事,就托人把她送到了杨飞云的画室。第一次见面,她穿着红棉袄,头上扎个蝴蝶结,模样清秀,眼神灵动,杨飞云一眼就记住了她。他随口说想给她画张肖像,她也没扭捏,痛快答应了。从那以后,她就常来画室,慢慢成了杨飞云的模特,两人缘分就这么开始了。 1978年,杨飞云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跟着罗工柳、艾中信这些大咖学画,钻研文艺复兴的技法,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新古典主义写实主义”路子。同一时期,佟芃芃上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中药,后来当了医生。两人一个搞艺术一个学医,隔着老远,但靠着书信没断了联系,聊聊画画、聊聊生活,感情反倒越来越深。1982年,杨飞云从央美毕业,先在中央戏剧学院教舞台美术,1984年又回央美油画系当老师。他的画越画越好,名气也起来了。佟芃芃学成后没闲着,一边当医生,一边支持杨飞云的艺术事业,还老给他当模特,俩人配合得特别默契。到了1986年,他们结了婚,艺术和爱情算是彻底绑在了一起。 婚礼刚办完,杨飞云就干了件让人想不到的事。新婚之夜,他没想着歇着,而是决定为佟芃芃画一幅人体画。佟芃芃大大方方地当模特,杨飞云拿笔就画,画里她的身形端庄又自然,背景搭了点静物,整体透着股温暖劲儿。这幅画后来取名叫《静物前的少女》,成了杨飞云艺术路上的重要作品。1988年,这画在“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上亮相,因画风大胆还上了画册封面。 不过那时候社会风气没这么开放,有人觉得画人体不妥,展览没多久就撤了。杨飞云倒没动摇,他一直觉得这画有它的价值。婚后,俩人没停下脚步。佟芃芃不光给杨飞云当模特,自己也开始画画,还办了好几次个人画展。她学过中医,画里总带点特别的味道,比如2006年的“质朴与纯真——芃芃画展”,圈里人都说不错。 1989年,杨飞云被邀请去美国参展,佟芃芃跟着一起去了趟国外,见识了国际艺术圈的热闹。可他们没留恋那儿,还是选择回国,觉得中国的文化才是自己创作的根。回国后,杨飞云的事业彻底打开了。他的画在国内外展出,作品还被大英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了,名声越来越响。他把古典写实的技法和中国审美揉在一起,画风特别有辨识度。1991年,他画了《那时我们正年轻》,把自己和佟芃芃的肖像画进去,记录他们的感情。2005年,他跟陈逸飞一块儿搞了个“中国写实画派”,想把写实油画推得更远。2008年,他当上中国油画院的院长,带着年轻人一起搞创作,挺有影响力。 再说那幅《静物前的少女》,1988年被撤展后没沉寂多久。随着大家观念放开,这画慢慢被认可。到了2012年,它在保利拍卖会上拍出了3450万元,成了中国写实油画的标杆。那年杨飞云还得了“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称号,算是对他艺术和人品的肯定。这幅画能卖这么高价,不光因为画得好,更因为它承载了杨飞云和佟芃芃的感情和坚持。 这些年,杨飞云一直拿佟芃芃当原型画画,像《小演员》《北方姑娘》这样的作品,都能看出他对东方女性的理解。现在俩人还在艺术圈活跃,他们的故事和作品,就像一幅没画完的画,越来越有味道。
老祖宗留下的“识人术”,准到吓人:1.美女多的地方,财气也就越旺。2.车
【2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