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山国际机场新机场的几点建议 五一假期出门旅游,第一次目睹了天山国际新机场的“高大上”,除惊喜外,自豪感拉满。 但是,体验过后,还是有几个小的方面略有不足,还有提高的空间。 一是标识导引有待进一步精细化 T4航站楼虽采用"丝路天山"主题设计,但部分区域存在导向标识模糊问题,例如国际厅新增供餐点位置未在电子导航系统中标注,可能导致旅客寻找耗时。应加大各候机口的导引提示及小贴示布置。 二是中转服务衔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已开通隔夜中转服务,但跨航站楼(T1/T2)中转流程仍需人工二次安检,未能实现"一票到底"的行李直挂服务,影响中转便利性。 三是特殊群体关怀存在盲区 目前无障碍设施集中在值机区,但国际厅新增餐饮区未设置低位点餐台,且母婴室数量与旅客流量不匹配(T4设计年吞吐量6300万人次,但哺乳室仅在西侧商业区设立一组)。应加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投放,为顾客及时提供咨询及应急服务。 四是应急响应时效存在短板 虽建立了"人工+智能+应急"三维服务体系,但2025年CAPSE创新大赛获奖案例显示,极端天气下的航班动态推送仍存在15-20分钟延迟,未达到行业领先的实时更新标准化。 机场,车站,码头是中外游容及本地居民,出行及抵达的第一个窗口,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及评价至关重要。 希望首府的明天更美好!
五一假期去大理:现实落差太大!1.风景「买家秀vs卖家秀」•洱海环海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