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的水平,为何比明代皇帝高出一截?关键是这一点

陇史文元 2025-05-10 07:34:24

清代皇帝的水平,为何比明代皇帝高出一截?关键是这一点 清代的皇子教育,其严格程度,为历代皇家教育之冠。究其原因,有满洲人入关后,清初帝王对管理庞大国家如履薄冰的警惕;也有满洲人对汉文化的崇尚之情;也有清代帝王对先祖创业不易的反思。       在多种原因之下清代皇子教育,就呈现逐渐加码状态。到乾隆皇帝时,皇子达到一个高峰。从这一点上说,乾隆皇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虎爸。         顺治皇帝开创了清代皇子教育的格局。当时,康熙皇帝五岁识字,六岁开始上学。据说,皇宫里几道宫门的门槛比较高大。六岁的玄烨个子矮小,无法翻过,就由太监抱着进门。八岁时,康熙“学庸训诂,询之左右,求得大意而后愉快。日所读者,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 可见,当时皇子教育是非常严格的,也有康熙的自律程度。少年时期的康熙,经常读书至深夜,而不知倦怠。十七八岁时,因读书过劳,竟然咯血了。          康熙读书用功,在教育皇子时,也是不遗余力。康熙十年三月,康熙皇帝告诫年幼诸王读书习骑射,勿恃贵纵恣,设置日讲官。康熙三十五年,他还下诏,于西苑蕉园设内监官学,以敕授太监读书。        后来,康熙二十多个儿子,都学有所成。从留下的墨迹上看,其书法水平都很高。尤其是雍正皇帝,其书法源自赵孟頫,潇洒从容,有大家风范。可惜晚年的康熙,九龙夺嫡闹的不得消停。        雍正皇帝吸取了康熙时期九龙夺嫡的弊端,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解决了继承人的问题。到乾隆时期,天下太平,对皇子的教育更是上了一个台阶,达到历代皇家教育的高峰。乾隆皇帝还写了一首《读书》的五言律诗:弃日玩缣缃,虚轩昼复长。悦心惟礼义,惕虑验兴亡。理窟人应晰,言筌圣岂藏。允惟三五治,返已益惭惶。这首诗说了,他读书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由于,乾隆皇帝目睹过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他总结康熙、雍正两朝皇子教育的经验。对皇子们的管束非常严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虎爸。其严厉程度,达到了历代皇家教育的高峰。          首先,乾隆选拔了学识渊博人品优良的官员担任皇子师傅。这些师傅,往往都是当朝大学士。对此,乾隆皇帝强调:皇子年纪虽幼,但陶治涵养之功,必从小就开始。他叮嘱皇子的师傅们,一定要竭力教导,谁不听话,就要严惩。乾隆明白,对孩子的教育,严有益而宽多损。       故而,清代的皇子教育,沿着康熙树立标杆,六岁开始上学。上学时间,那是相当的早,比现在的小学生上学要早上很多,课程设置更是严格。在乾隆时达到一个高峰。        每天,皇子的课程们都安排的满满的:       五点之前(寅时)开始上课!乾隆时期的皇子教育,皇子们六岁进学。每天早上五点之前就要到校。清人赵翼在《露檐杂录》中记载:“部院官未至,惟内府苏拉,有数人往来,昏睡,遂倚柱而睡。然隐见白纱灯入隆宗门,太子入书房。”据记载,皇子们上课要在早上4、5点钟天还没亮,就要到上书房读书。        十八点下课!皇子们到齐后,开始上课,教育皇帝师傅们,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一般而言,上午学文,下午习武。上午,识字读书,写字,学四书五经,作诗写文,还有满洲师傅教满语、习满文。还要学习骑马射箭。一直到天色昏暗时才能停止。         每天上课13个小时!皇子们一天至少上课13个小时,中间有休息两三次,每次一刻钟。        全年休息七八天!皇子们一年上课,不敢稍有懈怠,只有皇帝生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休息。除夕这天,他们也只能早点放学而已。        检查督促极严!皇帝亲自督促皇子们的课程,一般而言,皇帝一天要检查两次功课。上午七点到九点,皇帝来检查皇子们的背诵。下午三点到五点,皇帝还要再来检查一次功课,皇子排队背诵。         看看,清代皇帝读书都这么拼命,你有啥理由懈怠呢?再说了,有乾隆皇帝这样的虎爸,皇子们读书不拼命也不行啊。 清朝落后的原因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陇史文元

陇史文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