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称击落5架印军战机(含阵风、苏-30等)及1架无人机,并宣布在实控线附近击杀“40至50名”印度士兵,指责印方空袭致31名平民死亡。 印度斥资88亿美元引进的“阵风”战机成为焦点。这款被莫迪称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先进战机,却在首战中折戟。残骸散落克什米尔山谷的画面,不仅暴露印军战术漏洞,更重创其军工信誉。而巴方凭借歼-10CE战机的超视距打击能力,以及“翼龙”无人机对印军哨所的精确轰炸,展示了中巴军事合作的技术红利。 8日莫迪首次公开回应,主持政府部长会议,称国家处于“敏感时期”,要求各部门“保持警惕”并加强协同。
巴基斯坦声称“拿下印度一个旅”,可能指地面部队在边境交火中重创印军建制单位。结合此前印军对巴控克什米尔水电站大坝的袭击及巴方坦克部队向拉合尔边境的紧急调动,冲突已从空中蔓延至地面,双方均进入“全面备战”状态。 印度此次军事行动看似凶猛,实则暴露多重困境。其一,空战结果惨淡:尽管印度拥有数量优势的T-90S坦克和“阵风”战机,但巴方凭借中巴联合研发的“海德尔”坦克(VT-4巴铁版)和防空系统,以技术代差抵消了数量劣势。其二,国际舆论压力:印度袭击平民区和水电站的行为被联合国谴责为“危险升级”,而断水措施更引发人道主义担忧。 印巴同为拥核国家,冲突一旦失控可能引发核战争。国际危机组织警告,当前局势是“多年来最危险的时刻”。尽管联合国、中美俄等国呼吁克制,但双方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印度国内甚至出现“肢解巴基斯坦”的极端言论,进一步推高风险。 综合印度多家媒体消息,当地时间8日下午,印度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已重新开闸。此前,印度先后关闭了建于杰纳布河上游地区的巴格利哈尔及萨拉尔两座水电站大坝的所有闸门,一度完全切断对巴基斯坦的供水。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这几年从西方购置了大量的战斗机,然而在前几天一场印巴空战中,印度空军完全没有展现出战斗力,甚至一度被不少媒体评价为,印度的空军成了摆设!印度空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印度空军近年斥资数百亿美元引进法国“阵风”、俄罗斯苏-30MKI等先进战机,却在实战中暴露致命短板。表面看是技术代差,实则是系统性危机的集中爆发。 印度空军现役机型来自7个国家,数据链互不兼容:苏-30MKI使用俄制S-108通信系统,“阵风”配备法式LINK 16标准,幻影-2000依赖北约加密协议。5月8日空战中,多架印度战机因通信频道争抢导致指挥混乱,甚至误击友军电子干扰信号。印度迷信“阵风”的4.5代光环,却忽视体系支撑。 5月7日被击落的3架“阵风”残骸显示,其携带的法制“米卡”导弹最大射程仅80公里,远低于巴军歼-10CE配备的霹雳-15E(射程200公里)。这种“手短”劣势在预警机缺位时尤为致命——印度仅有3架“费尔康”预警机,而巴基斯坦通过ZDK-03与中国空警-500形成全天候监控网。
印度空军的惨败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信息化战争时代,单纯堆砌装备数量已无意义。若印度不能从根本上改革训练体系、统一装备标准、强化自主创新,其"世界最大战术空军"的头衔终将沦为战略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