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持续震荡,两市成交额再度萎缩,较昨日减少994亿,达1.22万亿元。沪深300和A500窄幅震荡,科创板、创业板、微盘股指数、北证50震荡调整,科创板跌幅较大。行业表现上来看,银行、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幅居前,综合金融、电子、计算机跌幅居前。
半导体、芯片股领跌,消息面上半导体制造龙头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低于预期。中芯国际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63亿,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1.8%。中芯国际3月28日发布24年年报的时候指引25年一季度收入环比增长6%-8%。
实际环比增速只有1.8%,不到2%,明显低于之前的指引。现在国内半导体制造产能比较紧张,中芯国际大部分产能都被提前半年到一年预订,出现业绩低于预期的情况比较少,今天A股和港股都出现了5%的下跌。
中芯国际在业绩交流会上讲了一下业绩低于预期的原因,有一条新产线大幅提升了国产设备比例,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故障,影响了3-4个月的产能。公司指引二季度收入环比依然会有5%的降低,估计要到7月份这条产线的产能才能恢复正常。
半导体设备的国产替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条半导体制造产线投资金额高达几百亿,需要用到几百台设备,而且是流水线作业,其中只要有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整条产线都得面临停产的风险,损失极大。
2018年之前,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非常有限,芯片制造厂商都选择采购成熟的海外设备。2019年开始,随着海外设备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国产替代加速推进,诞生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一大批牛股。
当前阶段,除了光刻机,国产设备企业基本能够生产14nm产线所需的全部设备,国内刻蚀,沉积,量测设备正在向上突破7nm和5nm工艺,设备技术难度大幅提升,需要半导体制造和设备厂商花费更多时间进行设备的调试和升级,出现一些产线故障需要重新调试设备也很正常。
从投资的维度来看,中芯国际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业绩都比较差,到三季度才能看到转折。接下来一段时间,中芯国际,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和中科飞测估计会有一波调整。
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制造的投资机会应该出现在8-9月,10月份会发布三季报,中芯国际出故障产线的产能三季度恢复,中芯国际三季度业绩有望实现强劲增长,带动整个板块出现一波修复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