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

寒雪覆松枝白 2025-05-10 14:02:08

[兔子]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征收。这事说白了,就是澳方自己先挑明了关系。当初把港口的99年经营权租给中国岚桥集团,现在却要单方面推翻协议。他们的话已经放出来了,要么中企主动退出,要么他们强行收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5年,中国企业岚桥集团光明正大、合法合规地拿下了澳大利亚达尔文港99年的运营权,这不是偷偷摸摸的交易,而是经过了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严格审查,白纸黑字、政府背书,一切都走在阳光下。 可八年后的2023年,澳大利亚政府突然翻脸,要求岚桥集团“自愿”卖掉港口经营权,不然就强制收回。这操作,怎么看都像是在耍无赖。合同说撕就撕,说好的契约精神呢?澳方这么干,简直是在告诉世界:“我不讲理,你能拿我怎么样?” 这事最气人的地方在于,明明是你自己签的字,审批盖的章,现在却一口一个“国家安全”,说合作有风险,要收回来。那当初你签的时候去哪儿了?怎么不怕安全问题了?岚桥又不是突然空降的外星公司,整个交易过程你审过、批过、认了。 现在突然回头说“不行,我们觉得不安全了”,这种前后不一的操作,别说是国际商业规则了,搁普通人签合同都知道这叫“耍赖”。真有点像那种你请朋友吃饭,结账时朋友说“我没带钱”,你忍了;下次又这样你还忍;可要是第N次他说:“你请我是应该的,我从没说过要AA”,你是不是当场就想拉黑? 更讽刺的是,澳方还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仿佛达尔文港一交给中国企业,就变成了什么军事威胁基地。这种说法听起来就很魔幻。港口就是个港口,又不是间谍基地。而且2015年你自己说没问题,2023年突然变卦,这个“安全理由”未免也太“灵活”了吧? 说白了,这背后根本不是安全不安全的问题,而是政治。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各种围堵、打压的背景下,澳大利亚这一波操作怎么看都像是在表忠心,借达尔文港事件做个投名状。这事儿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争议,而是彻底政治化了。 更大的问题是,这件事对中国企业和全球投资者都敲响了警钟。岚桥集团现在处境非常尴尬,不卖?澳洲政府要强制收回,那就变成被“抢”。卖了?那损失得多惨没人能算得清,毕竟原来可是签了99年,这生意本来是个长期稳定回报的项目,现在被中途砍掉,怎么补偿?怎么追责?更别说会不会被其他国家看笑话,说中国企业“连一个港口都守不住”。 而且这不是澳大利亚第一次“临时变卦”。近几年它已经多次干预中国企业的投资案,比如否决中企收购天然气企业、稀土项目,动不动就以“安全”为由拒绝中资。这一套操作下来,谁还敢信它的承诺?国际投资讲究的是“规则稳定”和“法律保障”,你今天批了明天反悔,等于告诉所有外资:“你在我这投钱,是你傻。” 达尔文港这一闹,直接把澳大利亚的投资形象给拉低了。大家现在都得重新评估:澳洲到底是不是个靠得住的商业伙伴?说不定接下来还真有企业开始撤资,把钱挪到更稳定的地方去了。 更深远的是,这件事对中澳关系本就紧张的氛围,又添了一把火。本来两国因为贸易、政治摩擦已经互相别扭了一阵子,这下好了,连明明白白签的商业合同都能撕,那以后中澳还有什么互信基础?这不仅仅是中澳之间的问题,对整个国际商业圈都是个坏信号。 如果“国家安全”成为万能借口,以后谁还敢做跨国生意?你说不行就不行,那还要法治干嘛?你说不安全就不安全,那还签什么合同? 这种事,说白了,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如何破坏国际规则”。我们当然不能纵容它,更不能当作小事看待。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层面,大家都该从这件事里看清楚现实:合作要基于平等,规则要有底线,说话要算数。不然,没人能在混乱中笑到最后。

0 阅读:94

评论列表

1234567

1234567

1
2025-05-11 12:50

把“国家安全”变成现实问题就好了,征收后所有从达尔文港进出的商船都必须接受中方武装检查

猜你喜欢

寒雪覆松枝白

寒雪覆松枝白

寒雪覆松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