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30年前的事。我同学,他姑父是市委组织部部长,他在县城一个国营企业上班,因效益不好,被列入第一批裁员名单。消息传开时,厂里的老职工都伸长脖子等着看笑话——谁不知道他仗着姑父的关系,进单位时连笔试都免了?如今厂子要动真格,这“关系户”怕是要慌了神。 可我同学却像个没事人似的,照常骑着二八自行车上下班,在车间里哼着小曲拧螺丝。有人偷偷问他:“你就不找你姑父说说情?”他挠挠头憨笑:“姑父说过,打铁还得自身硬。”这话传到厂里领导耳朵里,大家都当笑话听,直到裁员名单公示那天,所有人都傻了眼——他的名字赫然在列,半点没被“特殊照顾”。 裁员手续办得很快。那天我去送他,只见他把铁皮柜里的搪瓷缸、劳保手套整整齐齐码好,最后摸了摸工位上斑驳的“先进生产者”奖状。车间主任拍着他肩膀叹气:“要不我给你姑父打个电话?这裁员名单,改改也不是不行......”他却摆摆手:“不用了主任,厂子难处我都懂。” 回到家,他父亲气得摔了茶杯:“你个榆木脑袋!你姑父一句话的事儿,非要在这逞能!”他闷头扒拉着饭,半天才说:“当年进厂子,是我自己想有份正经工作。现在厂子养不活人了,我凭啥赖着不走?”夜里,他翻出攒了几年的工资存折,数来数去不到两千块,却咬咬牙在县城租了间门面房。 八十年代末的县城,个体户还是稀罕物。他在店门口挂起“家电维修”的木牌时,邻居们都议论纷纷:“好好的国营职工不做,跑去当小修理匠?”可他不在乎,每天天不亮就骑车去省城进货,晚上钻研电路图到深夜。有次给人修收音机,为了找个进口零件,愣是跑遍了整个电子市场。 转机出现在三个月后。县里一家纺织厂的进口机器突然故障,技术员折腾了半个月都没修好。厂长急得直跺脚,有人突然想起:“听说那个下岗的小子挺会捣鼓电器,要不让他试试?”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厂长把他叫了过去。他蹲在机器旁整整两天两夜,饿了啃口干粮,困了就趴在操作台上眯一会儿,硬是把故障排查了出来。 从那以后,他的名声渐渐传开了。不仅县城的企业找他维修设备,连周边乡镇的个体户都慕名而来。他的小店越开越大,还招了几个学徒。有次市里领导来考察,看到他店里挂满的锦旗,特意问起他的背景。他挠挠头:“我姑父是市委组织部的,但我这手艺,是自己学的。” 这话传到姑父耳朵里,老人笑得直抹眼泪。那年春节,姑父带着全家来给他拜年,饭桌上拍着他肩膀说:“好小子,没给我丢脸!”酒过三巡,姑父突然严肃起来:“当年没帮你保住工作,怨我吗?”他给姑父满上酒:“该谢您呢!要不是您逼着我自立,哪有现在的日子?” 九十年代初,国营企业改革浪潮席卷全国。曾经和他一起下岗的工友们,有的靠关系谋了新差事,却在新一轮改制中再次陷入困境;有的自暴自弃,整天在麻将馆消磨时光。而他的电器维修公司已经注册了商标,还接了不少政府单位的订单。有次同学聚会,当年嘲笑他的老同事红着脸敬他酒:“真该跟你学学,靠自己本事吃饭,腰杆子就是硬!” 30年过去,县城早已变了模样。他的公司成了当地响当当的品牌,还涉足了新能源设备领域。每次回母校做讲座,他总爱讲那段下岗的日子:“人生就像电路板,看似断了路,说不定转角就能找到新的通电口。”台下坐着的年轻学生们不知道,这个穿着朴素、说话带着乡音的企业家,曾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靠着一股倔劲,走出了一条别人不敢想的路。 而那位市委组织部的老部长,退休后常坐在儿子的店里喝茶。有人问起当年为何不帮侄子,老人望着玻璃门外车水马龙的街道,缓缓说:“权力是公器,不是私物。我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庇护,而是让他学会自己走路。”
上海一老太每月退休金10000元,却每天馒头配咸菜,活到94岁高龄时,卡里却1毛
【8评论】【13点赞】
zpk50
非常好的家风故事
天地玄黄 回复 05-11 03:39
为啥市领导会考察到他的维修店?
睿睿居士 回复 天地玄黄 05-11 05:51
因为你给吹了风啊[哭笑不得]
用户10xxx52
把千分之一的事说的像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似的!打工族,小商贩,老农民,哪个不努力?
睿睿居士 回复 05-11 05:52
连王公子追靓女都要努力才能成功,你还好意思说什么风凉话[抠鼻]
用户10xxx30
我给了你最好的4+4,还想我怎么着,帮你上班去?哦,先给你铺点论文打好地基还是可以的!
Lucifer
竟想起小时候读故事会
江山伟大
好文
我叫大林子
逮住一个单位上班,别人说坏菜理它远点,坏不坏菜是单位的事,它跟你说是它没安好心。以后这种人直接拉黑,因为是挑事玩意!!!他跟你说不是因为你俩好,是因为它没安好心,你要觉得背后没人跟她说,是你脑子有问题。
湖中*^_^*鱼
这个故事非常好!
大爷老实人
哈哈哈哈
我叫大林子
时间转一转,经济多少年也会转一转说明,你觉得自己叫能能,所以你走了,但多数人其实叫不能能,自己单干吗?我叫不能能,不单干。让你自己干的没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