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亲生的?4月25日,大儿子独自照顾母亲多年,老母亲去世前,却将存款密码告知其

阿风聊一聊 2025-05-10 23:11:42

不是亲生的?4月25日,大儿子独自照顾母亲多年,老母亲去世前,却将存款密码告知其他子女,其他子女背着大哥,取走118万遗产平分,大儿子得知后难以接受,告上了法庭,法院的判决更让他心寒!   信源:上饶网——母亲去世前瞒着大儿子将118万存款给其余三子女,引发热议!   老冯陷在母亲那张嘎吱作响的旧藤椅里,空气中混杂着老宅特有的尘埃和樟木味儿。他手里那叠厚重的旧账本沉甸甸的,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不过,更让他心里堵得慌的,是那笔不翼而飞的巨款和弟妹们不同寻常的沉默。   母亲去世没多久,作为长子,老冯主动揽下整理遗物的担子,他觉得这是自己分内的事。可那三个弟妹,倒像是商量好了似的,一个个都很少露面。起初,老冯还以为弟妹们这是信任他,谁知一个残酷的发现,把这份所谓的信任撕了个稀巴烂   老冯的记忆一打开,往事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从小,他就被教育要给弟妹们做榜样。家里的粗活累活,他总是第一个上;为了让弟妹们能安心念书,他年纪轻轻就辍了学,早早出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他一直以为,这是母亲对长子的特殊期望,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后来母亲生病住院,老冯更是忙前忙后,医药费他掏了大头,日常的吃喝拉撒,也几乎是他一个人在操持。他清楚记得,母亲名下有笔118万元的定期存款,那是老人家一辈子的积蓄。母亲也曾不止一次地对他们兄妹四个这钱是留给他们兄妹四个的   冲着这份承诺和自己这些年的付出,老冯觉得,母亲的遗产里,自己怎么也该有一份。   然而,当母亲真的闭上了眼,那笔本该在那儿的118万存款,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连个影儿都找不着了。老冯心里“咯噔”一下,开始在老宅里到处翻找,存单、银行卡、可能写着密码的小本本,几乎把家底都给掀了一遍。   最后,总算在一本不起眼的旧笔记本里,他发现了一条让他心惊肉跳的线索:一张银行流水打印纸。上面清清楚楚地显示,就在母亲去世前不久,她存折上的最后一笔交易,金额不多不少,正好是118万元——这笔钱被全数转走了。   老冯立刻拿着这张流水单找到了三个弟妹,想问个究竟,他实在想不通这笔钱会去了哪里。   面对老冯的质问,弟妹们倒也没怎么藏着掖着,反而显得有些“理直气壮”。他们坦白说:“这钱是妈留给我们的,她只把密码告诉了我们仨,没告诉你,就是不想让你分。”   其中一个弟弟甚至还补充说,母亲私下跟他们嘀咕过,老冯现在有房有车,生活条件比他们宽裕,这笔钱应该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他们。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实话,他们还拿出了一段手机录音。录音里,母亲的声音确实很虚弱,但也确实表达了要把存款留给他们三个的意思。   老冯听到这些,简直像挨了当头一棒,他几乎是吼出来的:“我也是亲生的!”他不敢相信,一向敬爱的母亲会偏心到这个地步;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平日里看上去手足情深的弟妹们,竟然会在母亲尸骨未寒的时候,就背着他把母亲的遗产给瓜分干净了。

老冯心里头全是愤怒和委屈,他坚信自己作为母亲的亲生儿子,依法就该享有平等的继承权。他回想起母亲生前对自己的种种“严格要求”,那些曾经被他理解为“期望”和“信任”的片段,如今再看,却都蒙上了一层“偏心”的阴影。   他一狠心,把三个弟妹告上了法庭,要求依法分割母亲留下的这118万元。最终,法院审理下来,认为母亲在生前将存款密码告知三名子女并将款项转出,这属于生前的有效赠与行为。也就是说,这笔钱在母亲去世的时候,已经不算作她的遗产了。   因此,法院驳回了老冯的诉讼请求。   判决结果让老冯怎么也接受不了。他走出法院,神情落寞地对记者说:“我不是为了钱,我就是为了争一口气,讨一个公道。哪怕母亲走了,也不该给子女间留下这样的裂痕。”   对此,老冯可以再次诉讼,要求自己为母亲支付的医疗费和丧葬费可以从遗产中先行扣除。这些费用属于母亲的必要支出,应当优先从遗产中支付。如果其他继承人已经继承了遗产,老大有权要求他们补偿自己垫付的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这意味着,其他继承人有义务分担母亲的医疗费用,而不是将所有负担都推给老大。   因此,老大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权益,但是在主张权益时,老大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如医疗费单据、丧葬费发票等,证明自己的经济支出。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老大可以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的判决自有它的道理,但家庭内部的遗产分配,往往牵扯着更复杂的人情世故。这场围绕118万存款的风波,留给我们的思考,恐怕远不止钱那么简单。

0 阅读:684
阿风聊一聊

阿风聊一聊

什么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