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马寅初向毛主席建议实行计划生育,毛主席却强烈反对,当场否决了他的建议,并提出一个令世人敬佩的观点!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国家要搞建设,可钱袋子瘪得叮当响。这时候人口问题成了烫手山芋——到底该鼓励多生还是控制生育,这事儿在领导层里吵得不可开交。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数出来六亿零二百万人,这数儿听着吓人,更吓人的是小孩儿特别多,十个人里得有四个没到十五岁,那时候医疗条件好了些,死人少了,生娃的却越来越多。 195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还是千分之十九,到1954年就蹿到千分之二十四点七九,每年多出来的人口从一千多万涨到一千五百万,这速度搁谁心里都得打鼓。 73岁的马寅初跑浙江农村转悠了大半年,他亲眼瞅见黄岩、乐清这些地方家家户户生五六个娃,有的村人口一年能涨千分之三十。 马寅初掰着指头算账:地就这么多,粮食哪够吃?工厂刚起步,钱袋子本来就不鼓,人再多下去连吃饭都成问题。他急得直跺脚,到处跟人说必须得控制人口。 那时候,毛主席可没往这头想,新中国刚成立,修水坝、开荒地、盖工厂,哪样不需要人手?河南林县三十万人用铁锹箩筐凿出红旗渠,这事儿让毛主席更信“人多力量大”。 他跟干部们说:“咱们中国人多,这就是本钱!”马寅初提计划生育的事儿,主席觉着他是在这净添乱。 不过中央领导们也不是铁板一块,早在马寅初提建议前,邓小平就找卫生部谈过节育的事。 1953年卫生部发了《避孕及人工流产办法》,周总理见天儿念叨:“每年多出一千万张嘴,国家哪养得起?”刘少奇在座谈会上说得更直白:“党是支持节育的。” 1956年,国家往农村发的《农业发展纲要》里,头回白纸黑字写上“计划生育”四个字。毛主席跟南斯拉夫客人聊天时冒出句话:“人吃饭生孩子也得有计划,不能跟放羊似的。”这话传出来,底下干部都摸不着头脑——主席这是改主意了? 第二年二月开国务会议,马寅初把攒了三年的话全倒出来了,他说计划经济要是光管生产不管生娃,迟早要出乱子。 这回毛主席接茬了:“马老这话在理,我跟他想一块儿去了。”会开完没几天,报纸上登出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说得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还特别交代不能硬来,要多宣传避孕晚婚。 要说马寅初确实有眼光,那时候都说社会主义没人口问题,他偏说人口太多要拖国家后腿。他提的“提高质量顶得上增加数量”,搁现在看也是大实话。 后来的事大伙儿都知道,计划生育搞了30多年,确实没闹“人口爆炸”,可也落下老年人多、年轻人少的病根儿,2016年放开二孩,就是给这病开药方。
1949年,一位被俘的国军副师长李长亨在审讯室里突然开口:"能否替我向周恩来发一
【5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