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冬,晋察冀根据地北岳区的南秀井村发生一起严重的汉奸叛国事件。时年69岁

历史小破 2025-05-11 09:03:31

1943年冬,晋察冀根据地北岳区的南秀井村发生一起严重的汉奸叛国事件。时年69岁的维持会长兼村长高永吉,在村内汉奸告密下,主动带领日军挖掘抗日部队转移时埋藏的弹药,成为抗战时期基层政权中典型的背叛案例。 南秀井村地处太行山东麓,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某部的重要物资中转地。当年10月,为应对日军冬季“扫荡”,部队将一批弹药(包括步枪、手榴弹、迫击炮弹等)分装埋藏于村西山谷的废弃窑洞及村东老槐树下的地窖中,计划待反“扫荡”结束后启用。 村内一名被日军收买的保长向驻据点日军密报了弹药埋藏线索。高永吉虽年近七旬,却长期暗中与日军勾结,企图通过出卖抗日资产换取个人利益。12月15日,他亲自带领10余名日军士兵,凭借对村内地形的熟悉,逐一指认埋藏点:在村西窑洞内挖出步枪80余支、子弹5箱;在老槐树地窖中起获手榴弹300余枚、迫击炮弹12发。这批弹药约占部队当时储备量的三分之一,是用于伏击日军运输线的关键火力。 据《晋察冀边区公安史资料》记载,此类“利用维持会身份破坏抗日物资”的案件,1943年在北岳区共发生17起,高永吉案因涉及核心军备且主犯为基层伪政权头目,成为典型案例。档案中提及,日军对其“嘉奖”了200元伪币及“良民证”,而高永吉临刑前供认:“以为日军能长久统治,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0 阅读:175

猜你喜欢

历史小破

历史小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