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0月15日,国民党在上海逮捕了陈独秀。消息传到国外,爱因斯坦听说后,

玲珑说历史 2025-05-11 16:20:01

1932年10月15日,国民党在上海逮捕了陈独秀。消息传到国外,爱因斯坦听说后,立刻致电蒋介石,帮陈独秀求情,说:“他是东方的文曲星,不是扫把星,更不是囚徒,请求给予释放。”

陈独秀曾经被抓捕过5次,而第5次被抓。却造成了规模极大的社会舆论。

在1931年,陈独秀已经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了,毕竟陈独秀接受了很多托洛茨基的思想,也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托派组织。

1932年陈独秀成立了新的5人常委会,托派的工作又进入了正轨。

由于叛徒出卖陈独秀于1932年被捕,这次被捕给蒋介石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也让陈独秀的个人声望达到了人生中最巅峰。

对于蒋介石来说,蒋介石急于了解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之间的关系,1932年10月22日蒋介石命令把出卖陈独秀的叛徒押解到汉口,想要证实陈独秀与红军的关系。

结果经过调查,得出陈独秀并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进行武装革命,而陈独秀手无寸铁,并且反对成立红军,再加上蒋介石想要利用陈独秀去进一步地反对共产党。

毕竟陈独秀属于共产党内的反对派,如果杀了陈独秀,对于蒋介石来说反而是替当时的共产党除掉了一个内部分裂分子。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也是北大的文科院长,在当时属于社会名流,有很高的社会声望,在国内有很多人向蒋介石求情要求放了陈独秀。

如果杀了陈独秀的话,会让蒋介石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但是放了陈独秀,蒋介石也不甘心。

当时宋庆龄,蔡元培,胡适,傅斯年这些知名人士都开始进行营救,在国际上也有爱因斯坦为首的世界级人物致电蒋介石为陈独秀说情。

尤其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美国的声望,可以决定美国总统的政策,国内的名流们说动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对陈独秀一直是抱以同情的。

由于爱因斯坦在自己的祖国因为犹太人的身份饱受迫害,被迫流亡美国。

因此爱因斯坦接到国内的求救之后,对陈独秀的经历抱有同情,两个人都是各自国内的社会名流,现在都面临着一个独裁政府的迫害,爱因斯坦决定打抱不平,向蒋介石写信救出陈独秀。

爱因斯坦在给蒋介石的信中写道:“贵国两国都是世界上的民主国家,蒋先生的德行也如我国的华盛顿、弗兰克林这些人一样伟大,相信蒋先生能够对陈独秀先生的命运作出公正的评判,陈独秀先生是一个文人。

他对祖国的命运是关心的,也许陈独秀先生在表达这份关心的时候,有一些极端的做法,那也是因为对祖国的爱,他是中国的文曲星,不是囚犯,希望蒋先生能够予以释放。”

蒋介石接到这封措辞谦卑的信,心里是哭笑不得,毕竟爱因斯坦在美国是可以影响到美国总统的重要人物,这个面子不能不给,然而如果给了这个面子,自己又怎么下得来台呢?

胡适等人给了蒋介石一个台阶,在国民党内部的右派势力看来一定要杀了陈独秀,彻底的打倒共产党的武装,胡适他们却是要争取让陈独秀的案子在法院公开审判,只有这样才能进入正常的司法程序,才有可能保住陈独秀的生命安全。

蒋介石就坡下驴,采纳了胡适等人的意见。

在法庭上,法院方面问陈独秀是否要请律师,陈独秀坦然一笑:“我没有钱去请律师,我也不需要请律师,我自己可以为自己辩护。”

陈独秀对于自己被捕入狱的态度是非常淡然的,他刚刚被捕的时候就显得非常淡定,当他被押解到南京时,需要乘坐火车,陈独秀一上火车就呼呼大睡,丝毫没有想到自己是一个囚犯,也许下了火车就要被枪毙了。

法庭上从来没有自己为自己辩护的先例,因此章士钊先生准备当陈独秀的辩护人,章士钊曾经是陈独秀的好友,后来因为在观念上走了不同的道路,成了各自阵营的代表人物,互相也打过嘴仗,这次张世钊能够挺身而出,让当时的人们不停称赞。

然而张世钊为陈独秀发表的辩护词,陈独秀却并不全部认可,甚至在法庭当场反驳,这也可以看出陈独秀和章士钊二人的风骨。

庭审结束之后,陈独秀被判有期徒刑13年,后来又改为8年。

0 阅读:81

猜你喜欢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