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谢育才夫妇被捕,在狱中生下一个儿子,为逃出去,夫妻二人将儿子遗弃,越窗逃跑,然而,特务头子并未将他们处决,反而将儿子抚养成人…
在硝烟弥漫的岁月里,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的故事尘封在历史深处,却足以震撼每一个听闻者的心灵,究竟是什么样的绝境,能让父母忍痛抛下襁褓中的孩子?
又是什么样的使命,让他们甘愿放弃安稳,选择九死一生的逃亡,当我们翻开这段档案,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传奇,正徐徐展开。
1941 年,抗日战争进入了胶着的相持阶段,表面上国共合作还维持着,但背地里,暗流涌动,蒋介石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尤其是瞧见共军在百团大战后,从几万壮大到几十万人,眼热得不行,小动作就没停过。
中共中央早有预判,为了守住南方这片 “阵地”,成立了南方工作委员会,谢育才接到任务,带着妻子王勖就往江西赶,准备扛起省委书记的重担。
可谁能想到,江西这边早被叛徒搅得天翻地覆,两个女交通员被捕叛变,赣西南特委、江西省委接连遭殃,两千多名党员身陷囹圄,谢育才夫妇前脚刚到吉安,后脚就落入敌人的圈套,被关进了马家洲集中营,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残酷的考验。
集中营的日子,用暗无天日形容都不够,王勖在这儿生下了儿子谢继强,牢房里老鼠大得能吓到人,孩子连口正经吃的都没有,只能拿馊饭糊糊勉强充饥,特务们就像闻到血腥味的苍蝇,拿着孩子当筹码,跟谢育才说只要配合,一家就能团圆。但谢育才心里装的是党和革命,哪能被这点威胁吓倒。
敌人软的不行来硬的,变着法儿逼他吐露情报,可不管咋折腾,谢育才牙关咬得死死的,不仅如此,他还凭借过人的智慧,用假情报把敌人耍得团团转,给南委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哪怕一次次传递消息失败,他也没动过一丝投降的念头,一心守着共产党人的气节,在这铁窗之内,绽放出耀眼的革命光芒。
当谢育才在牢房里拼凑出敌人的阴谋,冷汗一下子浸透了后背 —— 江西省委电台已经成了敌人的诱饵,就等着南委上钩,这哪是普通的危机,分明是要把整个南方党组织连根拔起的死局。
他咬着牙在 “自首书” 上按了手印,没人知道这个决定要在心里反复煎熬多少回,被软禁在庄祖方家那段日子,夫妻俩像两只沉默的松鼠,王勖每天偷偷藏米,谢育才用药品慢慢腐蚀铁窗,连孩子喝的止咳糖浆都被他攒下来备着跑路。
1942 年 4 月 29 日的夜黑得像锅底,夫妻俩最后看了眼熟睡的孩子,把 “孩子没罪” 的字条压在枕头下,翻窗跳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
二十多天,他们白天躲在山洞里啃冷饭团,晚上摸着黑赶路,脚底磨出的血泡破了又长,等终于跑到福建平和,谢育才嗓子都喊哑了,拼了命才把消息送到组织手里,可惜郭潜的叛变,让这场用骨肉分离换来的警报,还是打了折扣。
谁能想到,救下南委的英雄,转头就因为那纸 “自首书” 被反复审查。谢育才被开除党籍的那些年,家里连张奖状都不敢挂,可他从来没抱怨过一句。
更让人揪心的是谢继强,这个在集中营出生的孩子,被特务养大又辗转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考上名校却英年早逝,这一家子的故事,就像一把带着倒刺的刀,扎进每个知道真相的人心里。
但也正是这样的牺牲,让我们明白信仰从来不是轻飘飘的口号,而是无数人用血泪甚至生命堆起来的坚守,如今再回望这段历史,那些在黑暗里举着火把前行的人,早把自己活成了照亮后来者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