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周润发想要进军好莱坞,便推掉了一切港片邀约,然后他就在自家后花园发现了一个xue淋淋的猫头。
上面还附带警告:“想离开香港,这就是你的下场!”
自1896年香港第一次出现电影,到1957年的这些年里,黑·社会从未大规模涉足过电影行业。只因“有利益的地方才有黑·帮”。
彼时,对于黑·社会来说,拍电影并不是赚快钱的产业。对于他们来说,更喜欢开赌·场,开妓·院或者贩卖Y片等来钱快的方式。
当然,对于电影院他们或许会收点保护费,偶尔闹个事、或者看中了某位漂亮女演员,想去潜规则一下而已,但也仅限于此。
直到1957年,50岁的邵逸夫从南洋来到香港,让香港电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影产业越来越赚钱,黑·社会才开始垂涎。
到了六七十年代,香港社会秩序混乱,警界腐败、黑·帮猖獗,警界四大探长和黑·帮四大家族便在这时纷纷涌现。
直到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严厉打击贪污犯罪,警匪勾结,才逐渐平息混乱。之后黑·帮转而将触角伸向了正值蓬勃发展期的香港电影圈。
当时电影行业利润丰厚,电影人赚的盆满钵满,黑·帮纷纷闯进这片商业沃土,对电影人进行贪婪无度的剥削掠夺,此之谓:黑帮入侵娱乐圈。
当年的黑·帮分子公然挑战法律和业界规范,强逼艺人拍戏、无理抢夺档期。可以说那些年香港的一线影星,几乎都遭遇过黑帮的骚扰和胁迫。
文隽曾说:“那时确实是黄金年代,越红的明星就越遭殃。”
张坚庭也说:“我们的一线演员有百分之九十都收到过威胁电话或者行动上的恐吓。”
1986年,周润发凭借《英雄本色》大火后,成为人人争抢的对象。
当时在拍摄《秋天的童话》时,他被两名古惑仔全程“护驾”,这边刚结束,紧接着就要被请去下个片场拍戏。
1995年,周润发在拍摄完《和平饭店》之后,决定投奔好莱坞发展。然而,第二天他就在自家后花园发现一个xue淋淋的猫头。
上面还附带着警告:“想要离开香港,这就是你的下场!”
这把发哥吓得直接放下香港的工作,整理了一番之后,就前往了美国避祸。
1991年,刘德华被Q逼着拍了《冲击天子门生》。一年后,李连杰的经纪人被Q杀,《家有喜事》底片被抢,永盛电影公司大门被Q扫射,向华强甚至差点被暗杀。
不仅如此,林青霞在香港大火之后回到台湾,被迫接拍《慧眼识英雄》,而刘嘉玲则被绑架拍L照,梅艳芳被掌掴等等。
彼时,就连享誉国际的成龙也经常被黑·帮骚扰,最后忍无可忍的他组织了一场“反黑大行动”。
香港众多的明星大咖纷纷加入其中,他们要求严厉打击黑·帮分子,严惩犯罪分子。但效果微乎其微,黑·社会依然横行在那个港片辉煌的时代。
然而奇怪的是,不管黑·帮的恐吓威逼多么严重,电影人在高调抗议之余,却又始终保持着对黑帮电影的高度热衷,不断将黑·帮人物英雄化、浪漫化。
一边被迫害,一边又痴迷,其中的矛盾究竟是周瑜打黄盖还是市场取向?我们不得而知,所幸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所有的乱象也都宣告了终结。
如今的香港电影,再也回不去那个辉煌的时代,不过庆幸的是,他们在享受过辉煌过后,终于远离了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