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9年,德国一男子为提取黄金,居然蒸煮了5000升尿液,一度被嘲讽为傻子,可

如梦菲记 2025-05-12 10:44:50

1669年,德国一男子为提取黄金,居然蒸煮了5000升尿液,一度被嘲讽为傻子,可没想到的是,最终黄金没有得到,却偶然发现另一物质,而且价值竟远超黄金。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亨尼格·布兰德,出生在德国汉堡的一个普通工匠家庭,年轻时曾在玻璃制造厂当学徒,后来投身商海,与富家女结婚,积累了一些财富,尽管如此,他内心总有着一股不安分的躁动。   财富对他来说并不满足,他总觉得自己还可以拥有更多,拥有更大的权力和自由,布兰德的目光转向了当时炙手可热的炼金术。   炼金术,这一带有神秘色彩的学问,宣称可以将普通金属转化为黄金,还能带来永生的希望。   布兰德相信,只要找到“贤者之石”,就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于是,他将所有积蓄投入到这场看似充满机会的炼金冒险中。   布兰德并非盲目追求空想,他为自己建起了一间专门的炼金实验室,购买了各种炼金设备,桌面上堆满了化学试剂和各类矿物质。   在这个实验室里,布兰德进行着无数次的实验,每一次尝试都让他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标,他小心翼翼地混合不同的矿物质和酸碱,试图将它们转化为金子。   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金色的金属始终未能如期而至,布兰德的妻子对他日益膨胀的支出和无休止的实验产生了疑虑,甚至劝他放弃这一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布兰德并未动摇,他坚信自己正走在通往财富和荣光的道路上。   随着实验的失败,布兰德的信念也变得愈加坚定,直到他在一次意外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线索,一天,布兰德走进实验室,发现地面上有一滴金黄色的液体。   尿液!他注意到这种液体的颜色与黄金极为相似,难道其中含有黄金吗?这个念头迅速在他脑中成型,他决定尝试从尿液中提取黄金。   为了收集足够的尿液,布兰德开始从家人、邻里甚至军队里收集,他知道军队中的士兵喝酒较多,排泄物量自然也大,他不顾旁人眼光,甚至付钱购买士兵的尿液。   布兰德的实验室里堆满了这些来自各个地方的尿液,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他终于准备开始这项前所未有的实验。   实验开始了,布兰德将5500升尿液送入蒸馏器,开始加热,当液体不断蒸发,室内充满了刺鼻的气味,整个实验室弥漫着难以忍受的尿味,布兰德和他的助手们咬牙坚持。   经过长时间的加热和化学处理,最终,尿液中的水分蒸发殆尽,留下的只是一堆深色的沉淀物,布兰德望着这些黑色的残渣,心里失望至极,黄金依旧没能出现。   尽管如此,布兰德并没有放弃,他相信这个实验还有希望,他继续调整实验的方法,试图找到新的路径,有一天,他突然翻阅了古代炼金术的文献,发现其中有一篇记载提到过将沙子和尿液混合后加热的实验。   他决定再试一次,这一次,实验结果完全不同,随着加热的进行,原本黑色的沉淀物竟然逐渐变成了白色的蜡状物,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白色物质竟然发出了蓝绿色的光芒!   布兰德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他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现象,这种物质仿佛拥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布兰德立刻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某种全新的物质。   布兰德把这种新发现命名为“冷光”,它的奇异特性让他兴奋不已,此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后来的“磷”元素,磷,作为历史上第一个被科学家记录的化学元素,它的发现并非来自传统的炼金术,而是源于布兰德的无意之举。   尽管布兰德没有提炼出黄金,但他却在一次失败的实验中,偶然发现了磷这一新元素,磷的发光特性让布兰德萌生了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念头。   然而由于实验资金的匮乏,他最终不得不将这一发现卖给了别人,其中,商人卡夫看中了磷的特殊性质,并将其用于表演,赚得了丰厚的利润。   卡夫把磷的特性传播开去,最终,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这一新发现,磷在化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磷的发现不仅为布兰德带来了影响深远的科学价值,也为农业、化肥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磷成为了重要的化学元素,甚至在战争中也因其自燃的特性被用作白磷燃烧弹,尽管布兰德并未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但他无意中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磷的发现标志着炼金术向现代化学的过渡。   布兰德的故事并非一个成功的财富传奇,却成为了科学探索的象征,它告诉我们,科学的道路充满了偶然性和必然性,而失败与成功之间的界限往往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清晰。   布兰德以其执着和探索精神,开辟了科学的新天地,值得每一个有志于探索未知领域的人学习。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成都科协——他收集6吨尿液,打算提取黄金,却发现这种元素

0 阅读:146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