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八路军连长钟茂华,在战斗中缴获了一件日本的军大衣,当他走到杨成武面前炫耀时,杨成武翻开军大衣的衣襟一看,立刻脸色大变:“全军做好战斗准备,日军大部队马上就要反攻了。
1939年10月下旬,日军华北方面军集结2万多日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进行冬季“扫荡”。
10月30日,分区司令员的杨成武接到重要情报,日军大佐率领1000多日伪军从河北出发,正向着杨成武所在驻地驶来。
据情报得知,这次负责指挥日伪军的是一个名叫辻村宪吉的人,此人有一定能力,在日军中也颇有威望,十分受上级赏识。
然而,仅靠名气是吓不住八路军的,杨成武即刻展开军事部署,联合兄弟部队对前来“扫荡”的日伪军进行伏击。
辻村宪吉是个高傲自大的人,向来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这种人在战场上往往吃大亏,然而他还等着立功受赏。
与此同时,杨成武在雁宿崖地区埋伏三个团的兵力,为辻村宪吉准备了一场特别的“欢迎”仪式。
三个团的战士静静等待辻村宪吉和日伪军进入伏击圈,此时辻村宪吉似乎也意识到了情况有些不对劲,雁宿崖实在太安静了,安静得让人心慌。
就在他犹豫不决时,道路两侧,悬崖上面的八路军战士突然开火,打了日伪军一个措手不及,一时间他们乱了阵脚,四处乱窜,辻村宪吉抽出武士刀想要稳住军心,不承想却被八路军连长钟茂华盯上了。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钟茂华深谙此道,他带着人朝着伪军后方包抄而去,这个高傲自大的日本大佐最终成了钟茂华手下的亡魂。
打扫战场时,战士们把辻村宪吉身上的军大衣扒了下来送给钟茂华,不得不说,那个时候日本军大衣做工非常好的确暖和。
钟茂华特地找到杨成武“显摆”后者拿来军大衣,打开衣襟看了看,里面还绣着日本字,有翻译告诉他,上面绣的是“辻村”二字。
“这是辻村宪吉的衣服?”
钟茂华点点头,杨成武则脸色沉了下来,要求全军做好准备,日军随时反攻,杨成武为何这般笃定呢?
原来,多年抗日,八路军也总结出很多经验,那就是日军每遭歼灭必急于报复,而且日本损失越大,他们报复得越猛烈,根据以往经验,杨成武提前部署。
此次雁宿崖之战,八路军歼敌600余人,最重要的是辻村宪吉死了,他可是日军旅团长阿布秀规的爱将,日本人必然展开报复。
还有更重要一点,就是“扫荡”开始之前,也就是十月初,阿布秀规刚刚晋升中将,还没捂热乎,紧接着就是一场大败仗,这让他面子很挂不住他急需一场胜利为自己正名。
果然不出所料,11月4日凌晨,阿布秀规亲自率领1500多名日军,分乘90多辆卡车再次向雁宿崖方向进发,看似气势汹汹,实际上八路军早有准备,并且还有大动作。
八路军所谓的大动作就是全歼阿布秀规所部,包括他本人,为此,杨成武派人诱敌深入,且战且退,反复实施小规模突袭,彻底激怒日军,而阿布秀规也正如八路军设想的那样,一点一点进去包围圈。
到了黄土岭伏击圈已经是11月6日,八路军以6个团和1个炮兵营的优势兵力,对日军1500余人形成包围。
紧接着,八路军向日本鬼子发起猛烈进攻,机枪手榴弹一顿招呼,将日军压缩在长约1.5公里、宽约100米的谷中,日军成了八路军包饺子的馅料
眼看着手下士兵节节败退,阿部秀规在后面挥舞着军刀气得直跳脚,而八路军指挥官从望远镜看见他的一举一动,武士刀和黄色军大衣,看样子像个高级军官。
于是,八路军利用从日军缴获来的迫击炮向阿部秀规所在的指挥部连发四炮,也是仅有的四发炮弹,将阿部秀规的腹部和双腿炸伤。
说是伤,其实非常严重,据说双腿被炮弹炸掉了,而阿部秀规最终也没能造成复仇的心愿,勉强多喘了几口气,最终死在黄土岭战役中,成为当时日军死亡的最高指挥官。
阿部秀规的战死给日军带来巨大打击,他们成了无头苍蝇四处乱窜,最终难逃被歼灭的命运,阿部秀规也为他的骄傲自大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