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8岁的郭瑞兰救了八路军政委蔡永,43年后,已是将军的蔡永找她报恩,

粉樱萌娃 2025-05-13 20:24:11

1940年,18岁的郭瑞兰救了八路军政委蔡永,43年后,已是将军的蔡永找她报恩,一见面,蔡永就激动地说:“我欠你一条命!” 十八岁的郭瑞兰蹲在自家土灶前添柴火,突然听见院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就看到5个八路军战士抬着副担架冲进院子,担架上赫然躺着个满脸血污的年轻政委,此人就是后来成为开国少将的蔡永。 那年日军发动"五一大扫荡",蔡永带着八路军第四纵队十七团在永城一带打游击。 突围时他左腿中弹,额头还被弹片划出三寸长的口子,卫生员撕开急救包止血时,队伍后头突然响起枪声,日本兵的膏药旗已经出现在山梁上。 "快把蔡政委藏老乡家!"团长急得直跺脚,几个战士抬着人就往郭楼村跑,正巧撞进郭相山家的院子。 老郭头看着担架上奄奄一息的八路军,咬着旱烟杆在院里转了三圈,最后把烟杆往腰里一别:"西厢房有地窖!" 郭瑞兰记得清清楚楚,那天傍晚村口传来狗叫声,她扒着墙头往外看,二十多个日本兵端着刺刀挨家踹门。 父亲冲进西厢房背起昏迷的蔡永就往地窖跑,转头对她喊:"闺女,快把你娘的衣裳换上!" 听到父亲这样说,年仅十八岁的她顺手抓了把灶灰抹在脸上,又把母亲的粗布褂子套在身上。 日本兵踹开院门时,她正蹲在灶台前熬草药,带队的鬼子曹长用刺刀挑起门帘,看见炕上躺着个浑身敷满草药的"病人"。 "太君,这是俺当家的。"她哆嗦着递上熬好的药汤,"他得了麻风病,传染!"说着故意把药碗往曹长跟前凑。 日本兵看见床上人脸上黄绿相间的草药膏,再闻到屋里刺鼻的药味,捂着鼻子退得比兔子还快。 等敌人走远她每天天不亮就摸黑熬小米粥,把家里攒着过年的白面做成糊糊,一勺勺喂给伤员。 二十天后蔡永能下地走路了,临走前对着郭家父女深深鞠躬:"等打完鬼子,我蔡永必定回来报恩!" 谁也没想到这句承诺要等四十三年,蔡永归队后跟着部队转战南北,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又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 等仗打完,他已经是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授衔时戴上少将军衔,可心里始终记着郭楼村的救命恩人。 地方帮着找了十几年,可郭家早就搬离原籍,原来当年救下八路军的事传开后,汉奸带着日本兵来报复,郭相山带着女儿连夜逃往安徽亳州。 后来又在涡阳、蒙城几经辗转,最后隐姓埋名在阜阳落了脚。 1983年,永城县民政局整理抗战档案时,有位退休干部提起:"郭楼村以前有户姓郭的救过八路军大官。"工 于是,作人员顺着线索找到郭瑞兰的远房侄子,这才知道老太太前些年回了永城老家。 蔡永接到消息时正在北京开会,当天晚上就让秘书订了火车票,64岁的他站在郭家老屋前,看见系着围裙喂鸡的老太太,眼泪唰地下来了:"大姐,我这条命是您给的啊!" 后他要把郭瑞兰接到济南养老,老太太摆摆手:"在乡下住惯了,城里楼房憋得慌。"将军就按月寄来生活费,逢年过节让儿子带着米面油来探望。 1996年郭瑞兰去世,蔡家人在骨灰坛上刻了"恩人"二字,现在这个青石坛子还供在永城烈士陵园的纪念馆里。 信息来源: 《济南军区空军史》(2010年版)第三章"抗战时期人物事迹" 《解放军报》1992年8月1日刊《将军与农妇:四十三年的生死之约》

0 阅读:0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