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教员处理山东问题与华中新四军问题的方法有何不同? 1943年,教员

小夏看看过去 2025-05-13 23:12:38

1943年,教员处理山东问题与华中新四军问题的方法有何不同? 1943年,教员就抗日根据地及八路军、新四军的内部团结问题,接连处理了两桩事情。一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内部团结问题,二是华中新四军内部的团结问题。 仔细阅读教员年谱,你会发现教员处理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处理山东抗日根据地问题前,先委托刘少奇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视察,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刘少奇1943年2月回到延安后,即向教员详细汇报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情况,并提出了参考意见。教员在刘少奇亲自调查及建议的基础上,迅速对解决山东问题作出了部署。2月28日,教员电告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征求意见:一是八路军115师与山东纵队合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山东纵队的创始人黎玉任115师兼山东军区副政委;二是秋收起义的大弟子罗荣桓任山东军区、115师政委并兼任115师代师长;三是黎玉、罗荣桓、朱瑞组成山东分局,朱瑞任书记,其他两人任常委;四是115师原代师长陈光回延安学习。陈光是回延安学习,不是回延安参加党的七大。这样,山东问题迎刃而解。后来,朱瑞回延安参加党的七大,罗荣桓接任其山东分局书记职务,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一元化领导。教员后来说,山东换上一个罗荣桓,一盘棋全活了。 11月,教员开始处理华中新四军问题。教员的部署是这样的:一是陈毅回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在延安期间解决一些问题,将来再回新四军传达党的七大会议精神;二是陈毅在新四军的职务由张云逸代理,而不是接替。这样,也就是等于告诉小饶等人,陈毅没有大问题,你与他之间只是有些误会需要同党中央谈清楚、谈透彻,将来陈毅还回华中新四军工作。次年4月,教员代表中央与陈毅谈清楚、谈透彻之后,又鼓励陈毅回华中好好工作,并且亲自给华中小姚等人写信,为陈毅回华中工作做准备。 两个处理问题的方法比较一下,也就非常清楚了。在山东问题上,陈光本人是有很大责任的,既然不换思想,那就必须换人了。而在华中新四军问题上,陈毅没有大问题,只是军政主官之间有点小误会、小摩擦,相互谈清楚、谈透彻,仍然可以搭班子开展工作。 今天,我们重新回忆、阅读这两段历史,不难看出教员策略的高明。

0 阅读:38
小夏看看过去

小夏看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