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江西南昌,壮烈牺牲的滇军连长晏兴诒阵亡后留下的遗容,因为当时战事紧张,部队只能将他身下铺上草垛后便匆匆掩埋。
1937年,日本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在卢沟桥发动战争,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打响了日本侵华的第一枪,中国也自此进入了全民抗战中。
日本狂妄自大到定下三个月侵占中华的目标,国共两党战士前仆后继在最前线作战。
1939年3月,日本军攻陷至江西南昌。当时滇军第一集团军所部转战赣北前线,由鲁道源率领部队经过铜鼓、修水参加反攻南昌之战。
出生于云南的晏兴诒是滇军2连连长,也跟随着鲁道源所带领的滇军沿路作战。
尽管当时我国的军事实力和军事武器远远落后日本,在战场上战死数量也是相当大,但是战士们一心保家卫国,面对敌情险要也绝不退缩半步。
鲁道源领军部帅,为了激励部署,在奉新大禾岭山头前慷慨激战,他大声对排列整齐的战士们说道:“复仇雪耻就在今天,后退者杀!”
一耻日本侵略我中华耻辱就在今天,晏兴诒率领的2连军队士兵闻讯,更是一个个下定决心要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一往无前。
很快,不到半小时,滇军军队就将大禾岭北面的要地文笔山拿下,并且夺得日本倭寇步枪七十余支,军马四匹。
第一步的胜利让士兵们都很兴奋,鲁道源又说:“这只是敌人给我们的见面礼,大家继续努力!”
晏兴诒所在的连队纷纷呼喊,战士们的气势更加高昂。只是当时的战况紧急,对于南昌的反攻之战,滇军部队不能有半分停歇。
他们从云南赶过来支援的路上,不停打杀,夺回敌人占领的高地,死伤尤为惨重。
最终,鲁道源和第五十八军协同作战,整合部队。晏兴诒所带领的2连军部队损伤也超过一半,但他能力突出,鲁道源照旧任命他为连长,协同第五十八军作战。
战前,鲁道源又一次做起动员。战场上枪炮无眼,唯有奋力为国的心最刚硬。他希望大家面对敌人的进攻,一定是有进无退,守住南昌,守住国家。
晏兴诒站在连队最前方,听着鲁道源的激励,握紧拳头,一心想着保家卫国,就算死也要死在杀敌的战场上。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敌人埋伏和炮火声中,尽管军事实力敌强我弱,但由鲁道源率领的军队出奇制胜,不断夺回失守的阵地。
日本军也察觉到这点,面对如此强劲的队伍,只能转变作战计划。很快,他们企图将目标移向鄂南、湘北等。鲁道源奉令,又一次同第一八四师协力攻克赵桥,粉碎了敌人企图入湘南会师的路线。
节节战胜也没有冲昏战士们的头脑,长沙会战后,鲁道源率领的这支队伍又重新出发,以车前渡之线,钳制敌人兵力,转而遮断南昌。
只是敌人的武装力量过于强大,该师在强渡锦江攻打下塔岗山后,遭遇敌人的埋伏。
当时情况危急,容不得半点退缩,身为连长的晏兴诒以身作则,第一个冲上了前。
只是一个不幸,晏兴诒被敌人射伤了膝盖,跪倒在地上时,又身中数枪。跟在他身后的战士们,被杀红了眼,一个个高喊着打倒日本军。
战争是残酷的,敌人战火不断往前,冲在最前方的战士们一个个英勇殉国,但活着的士兵一定在继续往前。
晏兴诒的尸首倒在高山阵地上,一手培养出的士兵于心不忍,想要背上他的尸首。结果被指挥痛骂,战争面前无私情,即使是对他们来说最好的连长。
战情险要,日本军的武装部队不断有新兵补上,无奈之下,滇军连队士兵只能将晏兴诒的尸首放置草垛掩盖。
接着他们进攻九渡喻、高邮市、狗头山,血战京岗岭,来回攻守六次,战士们一个个倒地,连长孙悦又一次杀敌殉国,全连只剩下十五人时,终于一鼓打下马溪,夺回锦江北岸的要点。
鲁道源再次整顿连队,重新部署,继续一鼓作气向南昌外围要地,西山万寿宫挺进,在几天的严防死守下,终于收到上级指挥发来的电报,日军退出江西南昌阵地。
直到硝烟战火彻底停歇,滇军部队将日军全部攻退,滇军连队士兵回到根据地已经是几天之后。
早已阵亡的晏兴诒,尸首浑身僵硬,双目紧闭,嘴唇乌黑发紫。原本盖在他身上的草垛被风吹散,他身上的衣领紧贴着脖子,眼角划过的泪痕也早已干涸。
由战地记者为他留下了这张宝贵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