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陕北延安赵家河迎来了15名北京知青,村里的小学老师赵四海家人口少,婆

玲珑说历史 2025-05-14 09:26:52

1968年,陕北延安赵家河迎来了15名北京知青,村里的小学老师赵四海家人口少,婆姨身体不好,就一个女儿,反而家中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也分摊了几个知青。

就是这些知青的到来,让赵四海的家发生了变化。

1968年,中国并不如现在那么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教育程度等各个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而我们的领导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制定了种种计划,其中一个重大决定就是让城里的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改造他们的思想,希望他们能够在广阔的天地中有所作为。

这些城里来的新青年眼界开阔,文化水平相较于农民还是比较高的,可是对于中古国的乡土风貌他们并不了解。

为了能够让这些青年真正的爱上中国,了解中国,以自己力量来改变中国,就必须让他们接地气,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

不久,这一计划就开始实施了起来,各地的知识青年纷纷离家,去往乡下的各个地方。

1968年的这天陕北延安的赵家河也迎来了从北京来的15位知青,村干部知道了这15名青年即将到来,急忙招呼全村的人,欲聚集在一起商量此事。

见众人到齐了,村长开始说道:“想必大家都听到了最近要有城里的知识分子来到我们村子,他们会在我们这里住上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今天召集大家来到这里就是商量让他们住哪里的事情。”

众人听到这件事情后顿时开始叽叽喳喳起来,有的自愿腾出自己的窑洞,有的则说自家的地方小不能再住人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最终村长选取了几户人家,其中就包括赵四海的家。

因为赵四海一家就三口人,房间也还有剩余,所以他也是自告奋勇的说愿意让知青来到自己的家里入住。

一切安排好之后,赵四海和自己的女儿赵莹莹就开始对自家空出来的那间窑洞进行整理,准备迎接知青的到来。

经过一天的忙碌,房间终于准备好的,赵莹莹的母亲也很是开心,并且对着自己的女儿说:“莹莹呀,最近来我们家的这些人,听说都是一些有文化的人,你见到了他们可要与他们好好相处,多向他们学习学习。”

赵莹莹连连的点了点头。

几天之后,村头便出现了一群青年人,是由村长领着往这边过来,赵家河的村民都很好奇其中也包括了赵莹莹一家,全都聚集了过来热情的欢迎了这些新来的年轻人。

其中一个年轻男子引起了赵莹莹的注意,他的名字叫做张岁岁,身材高高瘦瘦的,脸也十分的白净,赵莹莹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从这时开始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被村民们热情的款待后,村长就开始按照之前做好的计划一一安排知青们入住了。很巧合,张岁岁被安排到了赵莹莹的家。

腼腆的张岁岁很能吃苦耐劳,虽然是个城里人,但他丝毫没有什么架子,与赵莹莹一家相处的十分融洽,赵四海也十分的喜欢张岁岁。

一天,原本就体弱的赵莹莹的母亲突然发病,而作为小学老师的赵四海那时正在学校里上课,根本赶不回来,焦急的赵莹莹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母亲边上直抹眼泪。

恰好从地里赶来的张岁岁见到了这一幕,急忙放下手中的工具跑出门去,找到村子里的大夫来为其治病。

不一会,大夫便赶来了,及时的为赵莹莹的母亲治了病。

此时的赵四海也已经听到了消息赶回了家里,见到自己的媳妇现在已经安然无恙了,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然后转头望向张岁岁道:“这次真的谢谢你了,如果不是你,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呀。”

张岁岁谦虚的挠了挠头说:“赵叔不用这么客气的,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赵家上上下下对张岁岁都是好感度倍增,尤其是赵莹莹,从第一眼就被张岁岁吸引,在之后的接触中更是喜欢上了他,而张岁岁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也被这个勤劳的女孩给吸引了,他们之间有了不一样的情感。

然而,两人终究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

张岁岁是城里的人,他不会一直留在村里,可是赵莹莹却不同,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他们的结局会怎样呢?

赵莹莹十分的喜欢张岁岁,并且愿意同张岁岁一起去城里,赵四海知道自己女儿的心意,虽然有万分的舍不得,可还是决定同意让自己的女儿跟随着张岁岁。

就这样得到了父母的同意,赵莹莹跟随张岁岁踏上了去往城里的路上。

几年之后,他们结婚了,还有了自己的孩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