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节目中,窦文涛说:“我在医院守夜,看到家属逼着医生拔管子,医生说心跳还有30多下,为什么拔管子?”
家属说:“你给我拔了,这算死了。”窦文涛说:“其实是付不起钱了!”
1989年,窦文涛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广播电台工作。那时的他做梦都想调到广东电视台,却未能如愿。
1996年,窦文涛迎来了转机。一天他去食堂打饭时,接到一个电话:“我们准备在香港办一个电视台,要招聘一些主持人,你愿意去吗?”
窦文涛果断的说:“愿意。”
很快,窦文涛办理了辞职手续,进入香港凤凰卫视工作。在这里,他与鲁豫还有许戈辉组成了凤凰卫视“三剑客”,成为关系特别铁的朋友。
1997年,窦文涛凭借《60小时说不停》这档节目,被领导发掘出来他的脱口秀才华。
随后,让他担任《锵锵三人行》固定主持人,与其他两位临时邀请嘉宾,在节目中像老朋友一样喝茶聊天,谈论生活琐事,真实有趣。
几期节目下来,就成了凤凰卫视的名牌栏目,窦文涛也凭此一举成名。
成名后的窦文涛收入不菲,但他却是个典型的“月光族”,有多少花多少,结果,工作了10多年的窦文涛几乎没有积蓄。
窦文涛看到同事朋友都省吃俭用存钱非常不解:“你们这样有什么生活质量啊?存钱干嘛?钱花出去才是自己的,存在银行就是一张纸。”
朋友说:“文涛,你是没遇到难事,要是你摊上什么困难,你就会知道存钱的重要性了。”
窦文涛不以为然,直到妈妈突发脑梗中风,他才知道积蓄对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
当时窦文涛接到父亲的电话后,急匆匆回到石家庄,母亲已经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不醒。他的哥哥经济条件一般,父母退休金有限,也没有什么积蓄。
父亲便对他说:“你做主持人这么多年,应该有些积蓄吧,你去交一下费用吧!”
窦文涛不敢让父亲知道自己是“月光族”,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最后几万元的积蓄花光之后,他避开父亲偷偷打电话借钱。
这时的他才知道有积蓄多么重要,他借钱时别人对他冷嘲热讽,他都一一接着,说话好赔笑脸,总算将钱凑齐了。
最终,在窦文涛的努力下,昏迷20多天的母亲醒了过来,但落下了中风瘫痪的后遗症。从那之后,窦文涛不在当“月光族”,还开始了投资理财。
当时在医院,窦文涛也看到了我国农村人治病的一种惨状,一种可怜,他觉得达到了一种天地不仁的程度。
一次在《圆桌派》中,他就讲到了这件事,他说:“现在像农村里的老人都病不起,送医院根本交不起钱,我曾经凌晨在ICU守夜时,就看到这种情况。”
一个家属逼着医生拔管子,医生说:“这心跳还有30多下,为什么要拔管子?”
家属说:“你给我拔了,这算是死了。”
窦文涛:“其实是付不起钱了,是付不起钱了。我爸说农村里抬回去,就叫老人身体坏了,坏了就躺在哪儿。”
“甚至那儿媳妇,不孝顺的那个,每天还要给你捎带两句,你怎么还喘气呢?你怎么不早点死了呢?我们都给你准备好了。”
“我就觉得,这是某种残酷的本质。”
其实我们现实中的生活就是这样,条件好一些的人家还好一些,穷人家看不起病就是等死,人性经不起考验。
有时候就算明星们有钱,面临家人重病时,也要进行某种两难的抉择,是看着他痛苦下去,还是帮他结束掉这种痛苦。
与窦文涛一起主持《圆桌派》的马未都就曾经面临这种选择。
当时马未都的父亲被检查出了肿瘤,结果这个肿瘤长在主动脉上根本没办法切除。医生打开腹腔后,看到这种情况,直接又给缝上了。
等父亲醒来问马未都:“怎么样?”
马未都骗父亲说:“已经摘除了。”
可马爸爸很清楚自己的身体,10多天后,马爸爸对马未都说:“我的瘤子没有摘,当天我就知道了,这么大的手术,我的引流管在哪儿呢?”
马未都见瞒不住了,便告诉了父亲实情,马爸爸表现的很淡然。后来,在他痛苦的要打杜冷丁时,父亲就跟马未都进行了一场平静的谈话。
“我很难受,不能治疗了,在治疗下去会拖累你们所有人。”
马未都听后万分挣扎,看着被疼痛折磨的父亲,他于心不忍。在与母亲和医生商议后,他还是忍痛拔掉了父亲的管子。
4天后,父亲在睡眠中去世。
马未都说:“有时候放弃抢救,也是一种无言的孝与爱。”
除了马未都外,闫学晶和贾静雯都曾亲手拔掉了父亲的管子,因为不想再看到父亲受折磨,所以明星们在面临这种选择时,有钱也无可奈何。
如果是你要面临这种选择,你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