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问题,其实根源在于“内”,别再盲目治疗了 许多人在体检中发现肠息肉,为了去除它,尝试了各种方法,花费了不少精力和金钱,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人的息肉还会反复出现。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治疗思路出了问题。 其实肠息肉的问题,根源在“内”而不在“外”,其根本原因往往在于体内存在两个关键因素。 这里的两个因素指的是“湿热”和“气滞”两种情况。 类似于致病因素的概念,这两种情况更倾向于影响那些饮食不规律、生活习惯不良、体质较弱的人群。当身体内部环境失调时,就容易导致肠息肉的形成。 1、湿热——根源在脾胃: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湿和食物。当脾胃功能失调时,容易产生湿热。湿热下注肠道,会导致肠道黏膜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患者可能会出现大便黏腻不爽、口苦口臭、腹胀腹痛、身体困重等症状。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及情绪不稳定等,都容易引发湿热。 对于湿热所致的肠息肉,可以参考《医宗金鉴》中的龙胆泻肝汤加减。原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如加入茵陈、薏苡仁等。茵陈能清热利湿,薏苡仁可健脾渗湿。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清泻湿热,改善肠道环境,减少息肉的形成。 2、气滞——根源在肝:肝主疏泄,负责调节气机的运行。当肝气郁结时,气机不畅,会导致肠道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引发肠息肉。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胁肋胀痛、情绪低落、大便不规律等症状。长期的精神压力大、情绪抑郁等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对于气滞所致的肠息肉,可以参考《景岳全书》中的柴胡疏肝散加减。原方由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香附、川芎组成。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如加入木香、陈皮等。木香能行气止痛,陈皮可理气健脾。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疏肝理气,改善肠道气机,减少息肉的形成。 中医辨证施治,首先要找准肠息肉的病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医治疗肠息肉,不仅能有效去除息肉,还能调理身体的整体状态,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减少息肉的复发。我是中医内科李明大夫,您的肠息肉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呢?可以和我说说情况,或许我能帮到您。
肠息肉问题,其实根源在于“内”,别再盲目治疗了 许多人在体检中发现肠息肉,为了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5-14 11:06:1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