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盐城,一女子与网友见面,一口气点了快7000元的菜,男子问她要不要点瓶红酒,女子毫不客气点了瓶1.2万元的红酒,男子一口没吃,借口上洗手间溜之大吉,女子含泪刷爆信用卡,女子十分委屈,于是联系记者欲曝光男子,而真相令人啼笑皆非!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0.12.8网友初次约会,一顿火锅点2万多!男子中途上厕所后消失……)
杨小姐,外形条件不错,在社交媒体上也算小有名气,眼看直播圈内卷得厉害,她也寻思着怎么能让人气再上一层楼,“打赏榜”更好看些,就在这时,一位自称成功商人的张先生出现了,他朋友圈里,豪车、名表、成叠现金,活脱脱一个“富二代”人设,这让杨小姐很是上心,两人网上一来二去,很快就约了线下见面,张先生更是拍胸脯保证,要请杨小姐吃顿大餐。
杨小姐对这场约会显然也挺期待,直接把地点选在了一家人均消费远超千元的高档餐厅,餐厅装潢是真气派,菜品也透着精致,点菜的时候,杨小姐可没含糊,帝王蟹、黑虎虾、辽参这些硬菜一个没落下,光菜品就干到了7千多,她事后轻描淡写,说这些都是“应季菜品”,还盘算着吃不完打包带走。
几杯酒下肚,气氛似乎更热烈了,张先生一句“要不要再来瓶红酒”,杨小姐更是顺杆爬,直接点了瓶标价1.2万的红酒,她后来对着媒体还挺不服气,我还有20万的红酒没点呢,这话一出,明眼人都看得出,这顿饭,在她那儿也是对张先生经济实力的一次“摸底考试”。
谁知,就在杨小姐感觉跟“理想伴侣”相谈甚欢,盘算着关系能更进一步的时候,张先生突然说“内急”,一溜烟去了洗手间,然后就跟人间蒸发了似的,电话也不接了。
杨小姐左等右等,终于觉着不对劲,准备走人的时候,被服务员拦下,账单往面前一摆,她当场就懵了,最后只能无奈地刷了信用卡,这口气她可咽不下,转头就把这事儿捅给了媒体,希望能找到张先生讨个说法,还气哼哼地指责他“没钱就别出来相亲”。
媒体一介入,张先生的底细也就藏不住了,他哪是什么富二代商人,就是个普通的汽车销售员,朋友圈那些炫富的家当,不是工作时接触到的车子,就是客户的东西,面对这天价账单,张先生也直言不讳,说自己根本扛不住,反而倒打一耙,说杨小姐太贪心,还把约会的事儿到处嚷嚷,让他很不爽,他坚持自己一口菜没吃,一口酒没沾,这钱不该他出。
餐厅那边呢,态度也很明确,菜是杨小姐点的,酒也是她要的,最后账也是她结的,他们就是按规矩办事,提供了服务和商品。
那么,这事儿从法律上怎么说,律师分析,张先生这行为,道德上确实有点说不过去,答应请客却中途“尿遁”,太不诚信,但要说他犯了诈骗罪,还真挺难,他并没有明确说要骗杨小姐付钱,也没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让杨小姐掏钱,两人更没签什么关于饭钱谁付的书面合同,而且,用餐过程中,他确实没点菜也没吃喝,算不上实际消费。
至于杨小姐,她想通过高消费来测试对方经济实力,并指望对方买单,有分析认为,杨小姐这种行为,如果导致对方产生错误认知并真掏了钱,某种程度上可能触及了诈骗的红线,不过,这张先生提前跑了,杨小姐的“期望”没能让张先生破费,所以即便有这个心思,也只能算个“未遂”。
这顿“2万元晚餐”,活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网络相亲光鲜外表下的不少猫腻,头一个就是信息不对称,网络这东西太虚拟,对方说啥是啥,是真是假,谁能一眼看穿,张先生包装“富二代”,杨小姐在交往初期,可能也对自己的某些情况做了点“美化”,双方都被对方的“人设”给忽悠了,一到现实里,那落差能不大吗?冲突自然就来了。
再来就是虚荣心和攀比心在作祟,有些人为了面子,或者想钓“大鱼”,不惜血本打造虚假形象,张先生就是个例子,而另一边呢,就像杨小姐,可能把对方的钱包厚度当成了衡量关系价值的重要尺码,她那点菜的架势,也透着一股对奢华的追求和显摆,这种虚荣的泡泡一旦在现实中被戳破,失望和火气能不上头吗?
还有一点,现在的网络相亲平台,在管事儿这块儿确实还有待加强,用户信息审核不严,对那些不诚信的行为也没啥硬气的约束和惩罚,这就给了些人钻空子的机会,一旦出了纠纷,责任也不好分清楚。
风情≌不归
扯蛋,这是盐城的事吗?这是浙江前几年的事
好人难做 回复 05-14 21:32
是前几年的事 好像还被揩油了!!! [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今夜无人打牌
外型不错?这是那只眼睛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