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4岁的钱学森,带全家回国。船到夏威夷时,有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指着钱学森,质问船长:“知道他是谁吗?竟让他住三等舱!” 1955年,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港口挤满了各色行人,一艘名为“克利夫兰总统号”的远洋客轮即将启程,甲板上站着位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三等舱船票。 这个面容消瘦的男人正是被美国政府扣押5年的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身边跟着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简单行李里塞满了科研资料和手稿。 七年前,37岁的钱学森已是加州理工学院正教授,一天,他盯着报纸上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消息,突然抓住妻子蒋英的手:“北平就要解放了,咱们该回家了。” 第二天清早,这位参与过美国军方绝密项目的科学家就向校方递交了辞呈,美国政府显然不打算轻易放走这颗“活体智库”。 1950年,当钱学森委托运输的8个木箱在海关被扣押时,美海军副部长金布尔在办公室摔了茶杯。联邦调查局特工连夜搜查钱家,在书柜里翻出20年前学生时期购买的《科学社会主义》旧书,当即以“携带机密文件”罪名将人押走。 特米诺岛监狱的探照灯24小时直射着三平米牢房,每隔十分钟就有狱卒踹门检查。强光刺激让钱学森视网膜上永远浮着血红光斑,半个月时间体重掉了30斤。 妻子蒋英东拼西凑了相当于如今15万美元的保释金,才在法庭上见到蜷缩在被告席的丈夫——昔日风度翩翩的科学家此刻浑身发抖,听见钥匙声响就条件反射抱头。 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在听证会上作证时红了眼眶,这位参与曼哈顿计划的核物理专家指着庭审记录说:“钱教授的研究成果早就公开发表,所谓泄密纯属构陷。” 尽管法院判定驱逐出境,但美国政府援引《移民紧急法案》,给钱学森扣上“危害国家安全”的帽子,实施全天候监视。 被软禁的5年里,钱学森住所周围常年停着三辆黑色雪佛兰轿车,特工们连钱家倒出的垃圾都要翻检,电话监听记录写满七个档案盒。 这位科学家却在监视下完成了跨时代著作《工程控制论》,用妻子买菜的包装纸演算公式,把重要数据记在孩童作业本背面。 转机出现在1955年,钱学森在《中国画报》上看到天安门城楼观礼的陈叔通,他连夜用香烟纸写下求救信,夹在寄往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 这封辗转三个国家的密信六周后摆在周恩来总理案头,外交部立即启动秘密谈判。中方最终用朝鲜战场俘获的11名美军飞行员换回了这位“能抵五个师”的科学家。 美国政府虽然松口放人,却暗中使绊子,移民局官员故意告知“近期只有三等舱余票”,试图用漫长航程消磨科学家的意志。 9月17日,钱学森带着妻儿登上客轮时,狭小的三等舱连行李箱都摆不开,过道堆满友人送别的花篮,惹得同舱旅客直皱眉头。 航行至第7天,客轮停靠夏威夷补给,头等舱有位银发老太太认出报纸上的风云人物,当即找来船长质问:“你们让世界顶级学者挤在底舱?” 这位全美妇女参政协会的元老指着航海日志说:“如果明天早报出现《美国虐待科学家》的标题,你这辈子别想升职。”船长擦着冷汗翻出“突然空出”的头等舱房,钱家这才结束在锅炉房旁的煎熬。 客轮经停横滨和马尼拉时,美方人员多次“提醒”不要下船,钱学森清楚暗流汹涌,全程紧锁舱门。有船员透露,曾在菲律宾港口看见便衣警察在舷梯旁徘徊,但最终没敢在英属香港前动手。 1955年10月8日,当罗湖桥头五星红旗跃入眼帘时,钱学森搂着妻儿泪流满面,他行李箱里的手稿后来催生出东风导弹和596工程。 如今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三等舱船票,边缘还沾着太平洋的盐渍,那张让美国如临大敌的硬纸板背后,藏着个跨越大洋的真理:越是拼命阻拦的,越是祖国需要的。 当年那位仗义执言的美国老太太或许早已作古,但她怒斥船长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人类良知的光谱里。
她是被蒋介石牵挂了一生的女人,1964年,周总理把她秘密送往台湾,蒋介石和宋美龄
【6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