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欧领导人联名敦促俄乌实现“无条件停火”的背景下,俄总统普京于5月11日突然抛出重磅表态:俄罗斯愿意就结束冲突问题展开“无条件谈判”,并建议于5月15日(周四)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新一轮俄乌直接对话。
普京表示,“真正希望和平的人无法反对这一建议”,并透露将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进行磋商,讨论具体安排。 尽管普京未正面回应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提出的“先无条件停火30天”的要求,但他强调,俄罗斯愿意“在无任何先决条件的前提下”重启和平谈判,并特别提及2022年俄乌在冲突初期谈判中一度达成的和平协议草案。普京坚称,是乌克兰方面主动中断了当时的谈判,而非俄方。 这一提议迅速引发国际关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文表示:“这可能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历史性的一天!”他强调,若冲突能就此终结,将挽救“无数生命”。 不久后,特朗普再次发声,呼吁乌克兰抓住机会:“泽连斯基应该立即接受这一谈判邀请。即使最终无法达成协议,也至少能明确各方立场,便于美欧作出进一步决策。”
在川普表态后不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态度出现微妙转变。尽管最初持保留态度,但随后他在一份公开声明中罕见表示接受会谈建议,并强调:“我将在周四于伊斯坦布尔亲自等待普京,希望这一次俄罗斯不会再找借口。” 不过,谈判的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克里姆林宫高级外交顾问乌沙科夫表示,俄方的谈判意向基于2022年的协议草案,并必须结合当前战场局势。他明确指出,谈判的出发点应包括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实行永久中立,以及承认俄罗斯对目前实际控制乌东地区的主权。 尽管泽连斯基尚未对这些条件作出具体回应,但他强调:“真正的谈判必须以停火为前提,和平不能建立在威胁与占领之上。”美方对此立场也表现出一定立场上的差异。 特朗普顾问、前白宫安全事务助理凯洛格重申:“特朗普总统的态度是明确的——先实现30天无条件停火,再谈其它。”他警告称,如果贸然推动谈判而没有停火基础,反而可能加剧冲突。
与此同时,欧洲主要国家对普京提出的“无条件谈判”提议依然持审慎态度。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问波兰期间回应称:“普京提出的建议并不充分。 他想拖延时间。”他强调,欧洲的立场依然是“无条件停火应当先行,其它问题之后再谈”。马克龙还呼吁美欧应继续保持一致,不能因谈判前景模糊而削弱对乌克兰的支持。 作为中立调解方的土耳其,则再次试图扮演关键斡旋者角色。总统埃尔多安与法国总统通话时表示,当前俄乌冲突已经来到“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必须尽快抓住机会。他明确表示,土耳其将全力支持实现停火与持久和平,包括主办和推动本轮谈判进程。
从目前各方表态来看,俄方更倾向“无条件开启谈判”,而乌克兰与美欧则坚持“无条件先停火”,这使得和平进程再次陷入语义博弈与战略博弈的双重拉锯中。 泽连斯基亲自表态赴约,亦表明乌方并未彻底拒绝外交途径;而普京的表态是否真诚、是否将亲赴土耳其出席谈判,或仍将成为国际社会本周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 如若周四俄乌代表团能在伊斯坦布尔坐到同一张桌前,或许冲突爆发以来最接近和平的一刻将真正到来。但距离真正的停火与持久和平,显然还有不少艰难的对话与妥协之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