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没想到,中美达成了协议,印度成最大输家,"替代中国"计划破产

晓斋锐评谈 2025-05-14 16:32:52

市场没想到的是,与美国达成协议的第二个国家,不是要将与美国之间的平均关税差额从目前的13%下降至4%以下的印度,而是中国。 这件事,真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特朗普悍然发动关税战之际,印度工商部长就公开指责中国,“通过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破坏全球经济秩序”,还宣称当前全球贸易危机的根源就是中国加入了WTO,大力赞扬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此表态,让此前好不容易破冰的中印关系再次云谲波诡。 很显然,特朗普对华发起的贸易战,让印度看到了有机可乘的机会。 印度官方直言,印度可以替代中国输美份额,此后多次降低印度姿态,来寻求与美国达成协议。

据最新消息显示,印度拟计划削减2/3的关税差距,来与美达成协议。 而在上周美英首个贸易协议达成后,美国商务部长直言,印度很大概率是第二个。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印度非但没有成为第二个,相反是印度叫嚣要取代的中国成为了第二个与美达成协议的国家,更打脸印度的是,此次中美会谈还是 美国多次寻求的。 更关键的是,在中美谈判前夕,印度还宣布对中国的二氧化钛征收反倾销税。

大有一种提前预判中美会谈会再次闹僵的局面,提前为自己与美国达成协议表忠心的意思。 只是,莫迪失算了,他高估了美国的力量,低估了中国对美平衡的力量。 印度将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视为印度再次腾飞的机遇,一方面,印度对美出口仅仅只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3%,另一方面,印度自认为自己不是特朗普“对等关税”的主要目标,还可以借机联合美国,来打压中国。 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即使中国被迫让出市场份额,制造业更强的越南、马来西亚也不是吃素的,其次,关税战对美国的影响不容小觑,以IT服务等为支柱产业的印度,受到的影响也必将首当其冲。

更关键的是,印度还面临着极高的金融风险,以及其外资坟场的信号,这些都阻碍着印度的崛起。 莫迪听信特朗普的逆差越大,议价能力越强,然而美国官员都出来承认,特朗普政府误判了中国的反应,莫迪还是执迷不悟,如果按此逻辑,逆差越大,议价能力越强,那印度不是也可以以同样的条件针对中国吗? 可现实却不是这个剧本,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印度调整远比中国更难,无法在短时间内以同样的价格获得商品和服务。 可惜的是,莫迪并未看明白,一直对特朗普政府抱有期待。 直到谈判前夕,还试图对华出击来换取美国的信任。 最后等来的却是中美联合声明。

5月12日,莫迪首次发表了关于印巴空战后的公开讲话,只字不提美国,而据美国媒体报道,印度高官还怒批特朗普抢了印度风头,对于特朗普将巴基斯坦与印度放在同等地位,印度感觉到了莫大耻辱。 可见,此次印巴冲突以及特朗普政府的“背刺”,莫迪政府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然而等待莫迪政府的远不止这些。 莫迪在中美贸易战中选边站,全然不顾中国的警告,相反还接连对华钢铁、二氧化钛征收关税。 中国也没有必要再忍让了。 印度替代不了中国,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因为印度也依赖着中国。 随着中国收紧稀土管制网,大洋彼岸的美国高呼受不了,对于印度来说,同样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在稀土市场,中国控制着全球63%的稀土开采量和90%的稀土加工产量,而中国的稀土管制不仅扼住了美国军工发展的咽喉,同时对于刚刚起步的印度电动汽车行业来说,也有着致命打击。 据报道指出,尽管印度拥有约690万吨稀土储备量,但是印度国内开采和加工不发达,导致印度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 不凑巧的是,印度偏偏要选择站队美国,中国不仅加强对美国的出口管制,还宣布了加强走私,而那些站队美国的国家,自然也会受到此措施的影响。

可悲的是,中国的“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换不来尊重”未能让印度醒悟,如今中美联合声明已经发布,即使印度与美国达成协议,恐怕更多都是不平等性质。 莫迪这步棋,可谓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晓斋锐评谈

晓斋锐评谈

国际大小事,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