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个大学生去人才招聘会找工作。他无意中发现一个惊天黑幕,招聘会结束,一个企业居然没有把收到的厚厚的简历带回去,认真筛选。而是把全部简历直接扔进厕所角落垃圾桶。
这哪是扔简历?分明是在扔年轻人的尊严!那些熬夜修改的简历,那些挤地铁赶场的汗水,那些小心翼翼递出去的期待,在招聘方眼里不过是一堆废纸。更讽刺的是,厕所垃圾桶里还躺着印有"尊重人才""以人为本"的企业宣传单。
当我们在简历上绞尽脑汁写"抗压能力"时,却要先承受这种赤裸裸的羞辱。有位HR私下透露:"校招季每天收上千份简历,真正会看的不到十分之一。"
这种粗暴对待背后,暴露出某些企业畸形的用人观。他们把招聘会当走过场,把应届生当廉价流量,把人才选拔变成行为艺术。更可怕的是,这种作秀式招聘正在形成恶性循环——企业敷衍了事,学生海投简历,双方都在无效消耗。
记得某上市公司高管曾炫耀:"我们校招简历都用吨来计算。"听听这语气,哪是在说人才?分明是在炫耀屠宰场的业绩。当人的价值被量化成纸张重量,这场荒诞剧里没有赢家。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每个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或许经验不足,但不该被如此践踏。简历可以筛选,尊严不能打折,这是最基本的职场伦理。
那些被扔进垃圾桶的简历,迟早会变成扔向企业的差评。年轻人或许暂时弱势,但他们有记忆,会成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