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向印度订购24艘巨轮,价值十亿美元,它为何不找中国买呢?奇怪,大俄跟中国的

遗忘旋律的守望 2025-05-14 18:28:04

俄罗斯向印度订购24艘巨轮,价值十亿美元,它为何不找中国买呢?奇怪,大俄跟中国的关系明明这么好,可是却向印度订购了24艘巨轮,总价10亿美金,按理说,中国完全可以满足大俄的需求,那大俄为何不找中国来买呢? 说实话,俄罗斯在去年年底的时候突然把24 艘巨轮的订单印度交给印度,虽然看起来有点“放着中国不选”的诡异,实则背后却藏着复杂的现实考量。 首先呢,中国船厂的订单早已排到了 2027 年以后,产能处于饱和状态,2024 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的订单量同比增长 25%,沪东中华造船厂甚至因为 LNG 船订单爆满,不得不婉拒海外客户。 这意味着就算俄罗斯现在下单,也得等上几年才能拿到船,而印度船厂的交付周期相对更短,能更快满足俄罗斯的需求。 其次,中国企业在物流运输方式上更倾向于选择火车,2023 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 1.7 万列,发送 190 万标箱,像郑州、重庆等城市的中欧班列线路日益成熟,不少中国商户更愿意通过中欧班列的车皮运输货物,来解决中俄贸易的运输问题。 比如河南的农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运往俄罗斯,运输时间比海运缩短了近一半,时效性大大提升,这种变化使得中国企业对海运船舶的需求增长变缓,船厂自然要优先保障现有订单,难以腾出精力承接新单。 说到技术,印度在船舶制造上也有自己的 “杀手锏”,虽然整体实力比不上中国,但在破冰船等领域,印度继承了苏联和俄罗斯的技术底子。 比如印度科钦造船厂此前就参与过极地科考船的建造,在低温材料和破冰船动力系统上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俄罗斯与印度合作建造船舶,既能降低技术转移的成本,又能确保船舶适配北极航道的特殊需求。 反观中国,虽然自主建造出 “雪龙 2 号” 这样先进的破冰船,但在部分核心部件上仍依赖进口,一旦中俄的船舶贸易受到西方制裁,产能将会大幅缩减。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手里有大量 “花不出去” 的卢比。由于近年来俄印石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23 年俄罗斯对印度的石油出口量同比增长 3 倍,加上以往的军火贸易,俄罗斯在印度银行积攒了超 400 亿美元的卢比存款。 但印度国内能出口的高附加值商品有限,俄罗斯拿着这些卢比在国际市场上难以买到急需物资,而船舶制造恰好是印度相对有能力承接的大额订单。 这次 10 亿美元的船舶订单,俄罗斯全部用卢比结算,既解决了货币积压的难题,又为印度造船业注入资金,实现 “双赢”。 此外,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在国际政治中奉行不结盟政策,与美俄双方都保持合作关系,俄罗斯通过船舶订单等经济合作,既能巩固与印度的传统友谊,又能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国际平台上争取更多支持。 说到底,这笔订单并非是对中俄关系的 “背离”,而是俄罗斯基于自身利益,在产能、技术、货币结算和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下做出的务实选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0
遗忘旋律的守望

遗忘旋律的守望

遗忘旋律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