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张作霖去于六家喝酒,中途于六去放水,谁料于六的小老婆二兰子竟然直接扑到张作霖怀中,一边扒自己衣服,一边拨乱秀发大喊救命啊,非礼啦!张作霖目瞪口呆不知该如何是好。 1894年,张作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那年冬天,他在高坎镇跟当地地主于六合伙开了个兽医铺子,生意做得还挺红火。于六看张作霖有点本事,就邀他到家里喝酒,想着拉近关系。那天酒桌上,两人喝得正起劲,于六起身出去放水,留张作霖一个人在屋里晃荡。可谁也没想到,这时候于六的小老婆二兰子突然蹦出来,直接扑到张作霖身上,一边扒拉自己的衣服,一边拨乱头发,大喊“救命啊,非礼啦!”这动静来得太突然,张作霖完全懵了,站在那儿跟木头似的,手足无措。 于六听到喊声跑回来,看到这乱糟糟的一幕,立马火冒三丈,也不问个青红皂白,上去就给张作霖一顿暴揍。揍完还不解气,直接把他绑到院子里的树上。那可是大冬天,东北的寒风能把人冻成冰棍,张作霖被绑了一夜,眼看着就要没命。幸好有个叫常则春的伙计看不下去了,偷偷把他救下来,还劝他赶紧离开高坎,别再趟这浑水。张作霖没办法,只好收拾东西,灰溜溜地跑了。 这事儿听着挺离谱,但放到那个年代,也不算啥稀奇事。张作霖那时候不过是个底层混生活的穷小子,没权没势,遇到这种栽赃陷害,只能吃哑巴亏。二兰子为啥这么干,到现在也没个准信儿。有人猜是她跟于六串通好了,想找个理由收拾张作霖;也有人说二兰子可能自己有啥算盘,故意搞乱摊子。不管真相咋样,这场闹剧彻底把张作霖从高坎赶了出去。 离开高坎后,张作霖没地方去,就一路流浪到了田庄台。那会儿正赶上清朝末年,社会乱得不行,土匪、军阀到处都是。张作霖一看这世道,干脆投了军,打算靠拳头闯条活路。他先是加入了当地的小武装,后来一步步混进正规部队,靠着胆大心细和一点运气,慢慢在军里站稳了脚跟。这段经历对他来说是个大转折,从一个被人欺负的兽医变成了带兵打仗的头头。 张作霖的性格也在这事儿里显出来了。他不是那种挨了打就缩回去的人,反而越挫越勇。被于六收拾得那么惨,他没想着报复,也没自暴自弃,而是咬牙往前走。这种韧劲儿在乱世特别管用。后来他在东北军里混得风生水起,从一个小兵爬到旅长,再到师长,最后干脆当上了“东北王”,管着一大片地盘。这可不是光靠运气,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起了大作用。 再说回二兰子这事儿,虽然史书上没太多细节,但从张作霖后来的经历看,这次的栽赃没把他压垮,反倒成了他崛起的起点。东北那地方,地广人稀,土匪多得跟蚂蚁似的,张作霖早年跟这些乱七八糟的人打交道多了,学会了怎么在夹缝里生存。二兰子事件就像个催化剂,把他从安稳的小日子逼到了刀口舔血的军旅路上。 张作霖当上“东北王”后,手握重兵,连日本人都得掂量掂量他。他管东北那几年,虽然也被骂过“土匪出身”“不学无术”,但实打实地说,他把东北治理得还算有模有样。铁路修了不少,工业也搞起来了,比起当时其他军阀的地盘,东北的经济至少没那么烂。他这辈子,从一个被小老婆陷害的落魄汉,混到坐镇一方的大佬,确实挺传奇。 当然,他也不是啥好人。军阀嘛,谁手上没点血腥味儿?张作霖打仗杀人、抢地盘的时候,下手一点不软。不过这篇文章不打算把他捧上天,也不会把二兰子这种角色美化成啥无辜受害者。她那一下扑上去,大概率不是啥好心眼儿,可能就是想借机搞乱局面,或者干脆是于六的帮凶。历史没给答案,咱们也别瞎猜,反正这事儿对张作霖来说,是个坎儿,也是个跳板。 从1894年的这场酒局风波,到1928年他被日本人炸死,张作霖这三十多年活得够热闹。他不是书里那种英雄,也不是戏台上唱的那种豪杰,就是个接地气的东北汉子,靠着胆子和脑子,在乱世里杀出一条血路。二兰子事件只是他人生的小插曲,但这插曲够刺激,也够关键,硬是把他推上了另一条道。 张作霖这人,争议不少。有人说他是个枭雄,能屈能伸;有人说他就是个大老粗,只会打打杀杀。不管咋看,他从一个被绑树上的倒霉蛋,混成东北的土皇帝,这条路走得真不简单。乱世里,能活下来就不容易,能爬上去更是稀罕事儿。
她是被蒋介石牵挂了一生的女人,1964年,周总理把她秘密送往台湾,蒋介石和宋美龄
【6评论】【32点赞】